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题解】 上元元年,杜甫在成都西部建起草堂,终于获得了一个安身之处。喜不自胜,在春暖花开时节,杜甫独自沿江畔小路散步,一路观花,写出了以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为题目的七首诗。这首诗是其中的一首,诗人描绘出了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春日景象。 【全诗】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1】 ①黄四娘:身份不详。唐代以行第称呼作为尊称,男女均如此。妇女则在行第后加一“娘”字。蹊:小路。 ②留连二句:以蝶舞莺啼烘托繁花开得十分鲜艳。留连,恋恋不忍离去。自在,安闲舒适的样子。恰恰,恰好,正好。 【赏读】 首句点明了看花地点,概写鲜花众多与繁茂。二句“千朵万朵”是对上句“满”字的具体化,“压枝低”生动形象地写出盛开鲜花的繁茂异常情景。三句借蝶对花的依恋,衬写花的美好、浓艳。四句写黄莺娇媚迷人的啼叫声。写出诗人愉快轻松的内心感受。 这首诗色彩浓郁,声色俱全,动静结合,语言通俗近于口语,具有民歌风味。 【鉴赏】作别了黄师塔,和一江春水挥一挥手,和可爱的桃花说一声 再见,诗人带着几分留恋不舍,继续迈步向前。本以为此处风景已绝好, 殊不知前面更有迷人处。那是寻觅后的发现,是蓦然突显的惊喜。 “黄四娘家花满蹊”,这里,已不再单纯地只是如“黄师塔前”的地点介 绍,而写入了一个女性人物——“黄四娘”,这就让诗作具有了一种浪漫的 味道和民歌的风情。美景往往因人物的出现而更具风姿;人物往往因景 色的衬托而倍增魅力;人与景的谐和则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诗 人漫步江畔,不经意中跟随花儿的“脚步”走到了黄四娘家门前的小径之 上,这里是一片繁花盛开的热闹景象。一个“满”字,我们的脑海中已幻出 了竞相绽放的花朵,幻出了沉甸甸的花枝。但诗人却不是说“满枝”,而是 说“满蹊”。春色正好、春意正浓之际,按理小径尚不至为凋落的花瓣所布 满。这里,“满蹊”恰恰说出了诗人的主观感受。花儿太多了,多得似乎已 溢满枝条,那柔弱的枝条已承受不起了! 一点一点地向小径弯下腰! “千 朵万朵压枝低”,故而连小径上似乎也满是它们的身影。没有人去细数枝 上的朵朵繁花,但这却正是春意怡人的体现呢! 这样繁盛的花朵吸引的又何止是诗人追寻的脚步和凝神的赏玩! 它 们呼朋引伴,首先唤来了它们自然界最亲密的朋友——彩蝶! “留连戏蝶 时时舞”,这些蝶儿在花叶间穿梭,那是“穿花蛱蝶深深见”的自在轻舞! 它们迷恋着繁花的芬芳,久久在枝头盘桓,似乎愿永栖此处,永不离去。 有时恰才迈动脚步,可刚离寸尺之远,便又回转了身,更加热烈地扑向花 儿香浓的怀抱! 蝶儿在繁花间流连忘返,诗人呢?更是闭了眼,在这片芬芳的海洋中 畅游! 这里,不知从哪里传来了一阵阵婉转的歌喉,回一回神,诗人才意 识到原来自己身处繁花蹊下,耳畔是黄莺动听的歌声。“自在娇莺恰恰 啼”,诗人说,莺儿是自由自在的,宛如游人“我”此时的心境。它们的欢快 与繁花的盛开正相映成趣,共同言说了春日的美好,生命的美好! 赏景如是,写诗如此,谁能过之!
猜你喜欢
  • 智囊《狡黠卷二十七》译文与赏析

    狡黠卷二十七狡黠卷二十七 【原文】 英雄欺人,盗亦有道;智日以深,奸日以老。象物为备,禹鼎在兹;庶几不若,莫或逢之。集《狡黠》

  • 《庐陵王墓下作赏析》

    诗从自己的行程写起,天还没有大亮就趁着月光从云阳出发,到太阳落山才到达朱方,按这两地相距甚近,根本用不着花一天时间,所以这里言外显然是要说自己在途中有相当长的时间呆在庐陵王墓下(刘宋皇室的陵墓都在朱方的郊区)。诗人对这位不幸遇害的少年王

  • 《游子吟·孟郊》原文与赏析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子就

  • 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 《说苑·君道·楚庄王打猎得三才》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品:《说苑》 简介《说苑》,又名《新苑》,刘向著,共二十卷,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

  • 苏轼《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臣闻视履考祥》全诗鉴赏

    三朝遗老九门前,又见承平大有年。文母忧勤初化俗,曾孙仁孝已通天。史书元佑三千牍,乐奏坤成第一篇。欲采蟠桃归献寿,蓬莱清浅半桑田。 作品赏析【原题】: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臣闻视履考祥,既占怀月之

  •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李白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 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 寒松萧飒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 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高咫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粲如绮。 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

  • 唐宋词之《姜夔《长亭怨慢》》原文、鉴赏和赏析

    姜夔《长亭怨慢》姜 夔 姜 夔 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 ①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② ?”此语予深爱之。 渐吹

  • 李白诗集编纂问题

    敦煌写本李白诗共43首, 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宫中词三首》题署皇帝侍文李白, 以下34首;二是《古意》以下9首羼入陶翰诗后。羼入陶翰的9首当时抄写时错简所致, 而作为李白诗是不成问题的。 敦煌写本李

  • 王勃《散关晨度》全诗赏析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重门临巨壑,连拣起崇隈。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