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角招》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角招·姜夔
姜夔
甲寅春,予与俞商卿燕游西湖,观梅于孤山之西村。玉雪映照,吹香薄人。已而商卿归吴兴,予独来,则山横春烟,新柳被水,游人容与飞花中。怅然有怀,作此寄之。商卿善歌声,稍以儒雅缘饰。予每自度曲,吟洞箫,商卿辄歌而和之,极有山林缥渺之思。今予离忧,商卿一行作吏,殆无复此乐矣。
为春瘦,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自看烟外岫。记得与君,湖上携手。君归未久,早乱落、香红千亩。一叶凌波缥缈,达三十六离宫,遣游人回首。犹有,画船障袖,青楼倚扇,相映人争秀。翠翘光欲溜,爱著宫黄,而今时候。伤春似旧,荡一点、春心如酒。写入吴丝自奏,问谁识、曲中情,花前友。
甲寅,即绍熙五年(1194)。俞商卿,名灏,世居杭州,绍熙四年登第,晚年筑室西湖九里松。俞善歌,作者每度新曲,吹洞箫,俞就相和而歌,其二人交游之乐可见。而今商卿“作吏” (登进士第),忙于仕宦,几乎再也没有二人一起吹唱的欢乐了。好友别离,孤身独游,作者心中自不免有些伤感。
“为春瘦”二句,起笔总囊全词,点出春天与友相别之感伤:为伤春而消瘦,何忍再看这绕湖的垂柳。“自看”三句,望远山,忆旧。“携手”二字,言其亲密无间。“自看”与“记得”两相映衬,表现出作者虽与友相别未久,却已甚感孤独。“君归”二句,写相别未久,而风景已殊异于昨。“一叶”三句,言泛舟西湖所见之美。
“犹有”以下七句,紧承上片末尾,极力渲染“遣游人回首”的诸多方面:那美丽的画船上,半遮红颜的飘飘彩袖;那青楼上歌女们俏脸倚扇,相映争秀。她们头上的翘翠,亮闪闪、颤巍巍像要滑落;她们梳妆成最时髦的样式,娥眉用宫黄(宫人用以涂眉的黄粉)涂就。画船、青楼、团扇、美女,与西湖秀丽的山水,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伤春”二句,总结自己这次游西湖的感触:既有昔日那种伤春惜别的感伤,又如微饮薄酒般,荡起一点春心。这两句,将此次游西湖的感触,表达得精炼准确而又具体形象。结尾缠绵怅惘:“写入”三句,“自奏”二字,照应序中所言,说出无友伴和而歌。以下则说,好友远离,无人理解我的心曲,自此无知音矣!
-
【原题】:戊戌二月十日京湖袁总郎以堂帖至有诏复除户侍总饟
-
名言: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书人教版古诗词,内容包括4年级语文下册全部古诗,四年级下册语文书人教版所有古诗,四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词。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课本中,一共有6首古诗。第1课:《古诗词三首》(1)独坐敬亭山 李白(唐)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
-
“平儿,你身上有个洞。”左平刚穿上西装要上班,母亲说,“妈给你补一下。”“哪里?”左平翻起衣服找。母亲一手从袖口拔下一根针,针上已
-
披观玉京路,驻赏金台址。逸兴怀九仙,良辰倾四美。松吟白云际,桂馥青溪里。别有江海心,日暮情何已。
-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
-
作者: 张俊山
-
这首《点绛唇》是一首难遣相思、孤凉凄惶的情词。词人一反常规,运用先写情、后写景的叙述方式,将幽清景色留至词末,此时相思散去,空留一院丁香月色,殊不觉相思已全在其中,让人读后无限回味。 开头“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明白如话,却
-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出处】唐杜甫《兵车行》。 【译注】如果确实知道生男孩是坏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 【全诗】 《兵车行》 .[唐].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
-
虏地寒胶折,边城夜柝闻。兵符关帝阙,天策动将军。塞静胡笳彻,沙明楚练分。风旗翻翼影,霜剑转龙文。白羽摇如月,青山断若云。烟疏疑卷幔,尘灭似销氛。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还应雪汉耻,持此报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