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文名篇之世说新语《石崇要客燕集汰侈门》原文、鉴赏和解读
世说新语石崇要客燕集汰侈门
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丞相素不能饮,辄自勉强,至于沉醉。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大将军曰: “自杀伊家人,何予卿事?”
石崇交斩美人的故事是世说新语中的名篇,石崇字季伦,在做荆州刺史时因劫掠客商、杀人越货,成为巨富,以奢侈著称于世。本篇通过“交斩美人”的事件揭示出石崇和大将军王敦的残忍暴虐,灭绝人性。
石崇宴客,令美人行酒劝饮。客饮不尽,便怪罪美人,使黄门校(石崇的卫士)立刻斩杀美人,把杀人当作儿戏。但是王敦的残忍,与石崇相比,有过之而不及。他与王导丞相一起到石崇家赴宴,王导平时不能饮酒,为了不让“交斩美人”的事件重演,只好勉为其难,强饮至于沉醉。王敦却与堂弟王导大不相同,他平素并非不能饮酒,但他坚决不饮,以便观察石崇如何处置。石崇已斩了三个美人,他面不改色,还是不肯饮酒。他的惨无人性令人发指。王导因此责备他,他却反唇相讥,说什么: “石崇杀他自家的人,与你有什么相干呢?”这种回答,十分露骨地暴露出王敦狰狞凶残的本质,他与石崇狼狈为奸,一个作凶手,一个作帮衬,一个杀人不眨眼,一个故意激他杀人,彼此都在灭绝人性上进行着一场角逐。所凭借的资金就是手中的权力和财富。上层统治者的腐朽与暴虐,在这场角逐中描绘得情貌无遗。
清人李慈铭说: “案晋书·王敦传,以此为王恺事,非石崇。疑皆传闻过实之辞。崇、恺虽暴,不至是也。”是否有“传闻过实”的地方,我们不得而知,像这样的事件,对凶残的统治阶级来说不能排斥有发生的可能,作为小说来读,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无须辨其真伪。小说用对比手法描写了三个人物,石崇与王敦,在残忍方面进行对比,写石崇的凶狠,更见王敦的残酷。在王导与王敦兄弟的对比上,以王导为心慈,以致不饮酒而强饮,反衬王敦的残暴,能饮而固不饮。三个人物中,着墨最多的是王敦,先写他蓄意制造杀人事件,来看热闹,所以“固不饮酒”。次写他眼看杀了三个美人,却脸不变色,心肠如铁石。最后通过语言来解释他的行动。这便形象地勾勒出王敦的残暴凶狠,让读者对他产生切齿痛恨的效果。应当指出,这种灭绝人性的行动,作者把它归入“汰侈“门是不适当的。
-
〔美词荟萃〕 陈规陋习 婚丧嫁娶 民风淳朴 良辰吉日 新春佳节 重阳登高 吹吹打打 火树银花 顶礼膜拜 举杯欢庆 欢声雷动 接踵而至 人山人海 万人空巷 毕恭毕敬 佳句宝典 1.七月是举办那达慕的黄金
-
袁中道:西山十记·翠岩 袁中道背香山之额,是谓万安山。刹庵绮错之中,有寺不甚弘敞,而具山林之致者,翠岩也。门有渠,天雨则飞流自山颠
-
名言: 廉所以戒贪,我果不贪,又何必标一廉名以来贪夫之侧目? 注释: 果: 果真, 诚然。来: 招致。侧目: 怨恨的样子。 句意: 廉洁是用来防备贪婪的, 我果真不贪婪, 又为什么一定要给自己加上一个
-
宾之初筵 作者: 李青山 【本书体例】
-
【注释】 选自《孟子·尽心上》。 大匠:高明的工匠。 拙工:笨拙的工人。 绳墨: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比喻标准。 羿:古代传说中的神箭手。 彀率:拉弓的标准。彀(gòu),张满弓弩。 【赏析】 孟子的弟
-
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谢天香》全名《钱大尹智宠谢天香》。此剧写妓女谢天香和北宋词人柳永由热恋到离别再到成婚的经过故事。谢天香于柳永上京赴试后,因得到开封府尹钱可的帮助,从烟花薄上除了名,获得良人名分; 三年后柳永中状元,
-
七星山玄元楼栖霞之洞悬崖插天千尺余,下有灵穴呀空虚(2)。势如瑶宫耸渠渠(3),菌萏浮动金芙蕖(4)。想当未判混沌初(5),元气旁魄不得舒(6)
-
我家一直有节俭的传统,奶奶的节俭来自我的老奶奶。 奶奶说:“我刚过门的时候,就承担起为家里做饭的任务。每当我挖米的时候,我婆婆就
-
换个角度看人生的古诗词引用(请告诉我一些有换个角度看问题的意思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换个角度看人生的古诗词引用,内容包括换个角度看人生人生无处不飞花让你想起了哪句诗句,请告诉我一些有换个角度看问题的意思的古诗词,比喻“换个角度”的诗句。题西林壁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达不同角度去看呈现不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毕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