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典故“于鱼得计”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于鱼得计
【出典】 庄子·徐无鬼:“有暖姝者,有濡需者,有卷娄者。……濡需者豕虱是也;择疏鬣长毛,自以为广宫大囿;奎蹏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卷娄者,舜也。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羶也。舜有羶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是以神人恶众至,众至则不比,不比则不利也。故无所甚亲,无所甚疏,抱德炀和,以顺天下,此谓真人。于蚁弃知,于鱼得计,于羊弃意。”唐·成玄英疏:“不慕羊肉之仁,故于蚁弃知也;不为羶行教物,故于羊弃意也;既遗仁义,合乎至道,不伤濡沫,相忘于江湖,故于鱼得计。”
【释义】 庄子有“于蚁弃知,于羊弃意,于鱼得计”语,用以说明“真人”超脱利害,顺任自然的胸怀。
【例句】 尝试思,庄周正谈两事,一明豕虱一羊蚁。说蚁慕于羶,于蚁弃知;又说于羊弃意。甚虱焚于豕独忘之,却骤说于鱼为得计?千古遗文,我不知言,以我非子。(辛弃疾哨遍·赵昌父之祖季思学士,退居郑圃,有亭名鱼计……1946)这里引庄子语,叙写作者由鱼计亭命名而引起的思考。
-
【注释】:公元1127 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人掳走北去,中原尽失。在这样的时局下朝野志士无不拔剑斫地,切齿扼腕,于是词坛上产生了一批令人读后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见其慷慨磊落之气的作品。向子諲这一首《秦楼月 》,题旨相同,篇幅虽短,
-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时见。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
-
宋·苏轼 《水经》 ① 云:“彭蠡 ② 之口有石钟山焉 ③ 。”郦元 ④ 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⑤ 。是说 ⑥ 也,人常疑之。今以 ⑦ 钟磬 ⑧ 置水中 ⑨ ,虽 ⑩ 大风浪不能
-
宋词典故·小雨如酥 【出典】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见《全唐诗》卷三四四) 【释义】 韩愈诗描绘皇城早春街景有
-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阿卫,微之小男。韩郎,微之爱婿。] 作品赏析宿草:一作草树。
-
前两句说明自己本意并不想弃世,是积极想融入这个社会的,但却被无情的社会抛弃。有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的诗味。 第三、四两句叙说了自己一旦放下世俗,获得自由,天宽地阔无人能管制,很有点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第五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安闲的梦想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生活安闲的诗句,关于梦想的古诗大全,关于梦想的的古诗词。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吕氏春秋》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战国)孟子衰莫大于心死,愁莫大于无志。(战国)庄子夫志
-
【说明】 《通鉴》 卷五记载了长平之战。 秦赵长平之战发生于战国后期。 秦自商鞅变法之后,因奖励耕战,日益强盛起来,不断蚕食四邻,扩张势力范围,南占巴、蜀,东至“三河”,到战国后期,秦已是战国“七雄”
-
时泰道畅,礼备乐修,启庠选俊,博教深求。|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时泰道畅,礼备乐修,启庠选俊,博教深求。》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