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道者人之所蹈,德者人之所得”注释、译文和评说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道者人之所蹈,德者人之所得”注释、译文和评说

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德者人之所得,仁者人之所亲,义者人之所宜,礼者人之所体,不可无一焉。故夙兴夜寐,礼之制也;讨贼报仇,义之决也;恻隐之心,仁之发也;得己得人,德之路也;使人均平,不失其所,道之化也。(下略)


【注释】 ①蹈:履行。②夙:早。③寐:睡。④恻隐:怜悯。
【译文】 道、德、仁、义、礼,五者是一个整体。道是人们所应遵循的,德是人们从道中所得到的,仁是人们所亲近的,义是人们所应做的,礼是人们的行为规范,这五条缺一不可。所以,起居有节,是礼的约束;讨贼报仇,是义的决断;怜悯之心,是仁的发端;修己安人,是德的途径;使人均平,各得其所,是道的教化。
【评说】 道、德、仁、义、礼是我国古代社会思想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古代思想家一致认为伦理道德、礼仪法规是“天道”的演化。虽然有其不可避免的认识局限性,但他们告诫人类要敬畏大自然(天道),保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是颇有远见的。犹如“天人合一”古老哲学命题一样,尽管人们对它的认识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就是要求人类的行为必须符合天的“意志”,或者说要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在如何认识和对待传统思想观念的问题上,坚持一种科学和辩证的态度是极其必要的。
猜你喜欢
  • 《题兰》明代诗赏析

    题兰溪寺曾栽数十丛,紫茎绿叶领春风。年来萧艾过三尺①,白首看图似梦中。①萧艾,野蒿,臭草。屈原《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

  • 《送刘昱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在有情无情之间,着笔淡永,但也并不是敷衍应酬。   诗一开头,就以景衬情,渲染了离别的气氛:“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八月秋意凉,岸边的苇花是白色的,江中的浪头也是白色的,再加上秋风瑟瑟,于是,浪花借助风力打湿苇花,

  • 杜甫草堂

    万里桥西宅, 百花潭北庄。 草堂正门联。联引自杜甫《怀锦水居止二首》中诗句。万里桥:在成都南门外。相传诸葛亮送费祎使吴,在此桥乘舟时说万里之行自此始,桥故而得名。草堂在万里桥西南面。百花潭:在草堂之南

  • 白居易《戏和微之答窦七行军之作》全诗赏析

    旌钺从櫜鞬,宾僚礼数全。夔龙来要地,鹓鹭下辽天。赭汗骑骄马,青娥舞醉仙。合成江上作,散到洛中传。陋巷能无酒,贫池亦有船。春装秋未寄,谩道有闲钱。

  • 方干《牡丹》咏牡丹诗赏析

    《牡丹·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方干借问庭芳早晚

  • 杜甫《惠义寺园送辛员外》全诗赏析

    朱樱此日垂朱实,郭外谁家负郭田。万里相逢贪握手,高才却望足离筵。 作品赏析【鹤注】此亦广德元年作。【朱注】以下二首,俱见卞圜、吴若、黄鹤本。樱桃结子在春,而熟于四月,今云垂实,盖在春末矣。朱樱

  • 岑参《寻阳七郎中宅即事》全诗赏析

    万事信苍苍,机心久无忘。无端来出守,不是厌为郎。雨滴芭蕉赤,霜催橘子黄。逢君开口笑,何处有他乡。

  • 王维《渡河到清河作》全诗赏析

    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回瞻旧乡国。淼漫连云霞。

  • 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名言: 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注释: 方: 正。见少: 所见太少。奚: 怎么。自多: 自满, 自夸。 句意: 我处在天地间, 就象大山里的一块小石, 一株小树;

  • 苏轼《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二首》全诗鉴赏

    先生真是地行仙,住世因循五百年。每向铜人话畴昔,故教铁杖斗清坚。入怀冰雪生秋思,倚壁蛟龙护昼眠。遥想人天会方丈,众中惊倒野狐禅。三年相伴影随身,踏遍江湖草木春。擿石旧痕犹作眼,闭门高节欲生鳞。畏途自卫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