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诗《酌贪泉》原文和鉴赏
古人云此水, 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 终当不易心。
贪泉在广州市西北15公里的名胜石门,又名石门泉。古代相传人如果误饮“贪泉”就会贪婪成性,但实际上饮贪泉而不贪者大有人在。东晋元兴年间,朝廷欲革除岭南弊政,便派吴隐之出任广州刺史。他偏不信邪;特地前往饮泉,并即兴赋诗。在这首诗里,诗人先陈述由来已久的传说:“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歃(sha)即“饮”的意思,古人说这贪泉水,谁喝了它,心里就要产生牟取千金的贪欲,就会变成贪得无厌的人。这是真的吗?诗人不信。“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夷齐是伯夷、叔齐的合称。伯夷和叔齐是商末孤竹国君主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按照遗嘱由叔齐继位。可是叔齐却执意要让位于兄长伯夷。伯夷避而不受,出奔于外。叔齐也不登位,效兄出逃。他们反对武王伐纣,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中。他们二人视荣华富贵如粪土,连王位都不屑一顾,宁肯饿死不失节操,难道喝几口贪泉水,就能使他们变心吗?显然不能。这是诗人借伯夷叔齐自比,表示自己清正廉洁的决心,同时也说明,贪与不贪在内因不在外因,像伯夷叔齐那样具有高尚思想情操的人,即便饮了贪泉,也改变不了自己的情操与信念。
难能可贵的是,吴隐之言行一致,在任期间,始终保持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晋书上说他“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惟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他就职以前,广州官府衙门贿赂公行,贪污成风。他任广州刺史后,由于清正廉洁,率先垂范,使社会风气大为改观。正如朝廷褒彰他的诏书所说:“处可欲之地而不能改其操,乡唯错(珍珠)之富而家人不易其服。”即是说,处于容易堕落蜕变的环境中而能坚持操节,出污泥而不染,这是很不容易的。正由于此,这首五言短诗问世以后,千百年来一直传唱不衰,吴隐之酌贪泉而赋诗明志,也成为历史上动人的佳话。它是人民爱憎分明的见证,寄托了人们倡廉讽贪的愿望。今天重读这首小诗,仍感到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一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一家农户的夫妇商量后,决定送一只鹅给工商局的苏局长过年。这只鹅对这家农户来说,可谓
-
【原题】:馀干史子固本知县趋朝便舟见访以四绝句叙旧次其韵
-
这四首写景诗,都是抓住一个细节,抓住平凡事物中富有诗意的东西加以表现。 第一首,在湘水渡中,不写湖光山色,两岸风物,却抓住了中流的一只渔舟;又不写渔舟的种种,视线却集中在渔夫身上;却又不写渔夫的种种,单写他穿翻了衣衫,发髻不裹的自由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之涣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意思: 白天的太阳坠入山尽头,黄河汇入大海之中。 如果想要将远方千里尽收眼底,就要再向更高一层楼攀升。
【诗句】白日 -
·干 宝· 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隙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土俗常
-
禄山作逆降天诛,更有思明亦已无。汹汹人寰犹不定,时时斗战欲何须。社稷苍生计必安,蛮夷杂种错相干。周宣汉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喧喧道路多歌谣,河北将军尽入朝。始是乾坤王室正,却交江汉客魂销。不道诸公
-
作者: 董丽敏王绍艳崔承枢王质和兰成春 【原诗】:金
-
春光好 和凝 蘋叶软,杏花明,画船轻。 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 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 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 【简析】 水上柔嫩的蘋叶,衬着岸
-
水晶宫殿接龙津,碧树阳春晓色新。朱户曲房能驻日,酥盘金胜自生春。
-
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复閤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