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流浪人)([台湾]罗门)赏析、读后感和阅读理解答案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流浪人)([台湾]罗门)赏析、读后感和阅读理解答案

流浪人·[台湾]罗门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被海的辽阔整得好累的一条船在港里

他用灯拴自己的影子在咖啡桌的旁边

那是他随身带的一条动物

除了它安娜近得比什么都远

椅子与他坐成它与椅子

坐到长短针指出酒是一种路

 空酒瓶是一座荒岛

他向楼梯取回鞋声

 带着随身带的那条动物

让整条街只在他的脚下走着

一颗星也在很远很远里

 带着天空在走

明天当第一扇百叶窗

将太阳拉成一把梯子

他不知往上走还是往下走

流浪人的起首一句“被海的辽阔整得好累的一条船在港里”,从实处说,它是对于“流浪人”的职业的暗示,他很可能就是那条船上的海员。这第一行诗的意思,也可理解为是一种简单象征,象征着诗的主人公——流浪人,他就像一条船被生活的大海折腾得好累,好不容易才来到避风港。再看第二句:“他用灯拴自己的影子在咖啡桌的旁边”。两行诗中的“灯”和“海”、“影子”和“船”、“咖啡桌”和“港”、动词“整”和“拴”,它们在含义和情绪上都是结为对子的。两者的差别在句式上,一为被动句式,意在强化流浪人身不由己的生活窘境;一为主动句式,意在突出流浪人拴自己的影子这一动作的主动性,他实在是在举目无亲,无可奈何之余,竟拴自己的身影为伴,两行诗的结合活画出“流浪人”的一颗孤寂的灵魂!

夜幕降临了。流浪人来到城里的一座咖啡馆。如果说“他用灯拴自己的影子在咖啡桌的旁边”是一个怪句,那么紧接着的“那是他随身带的一种动物”这一句就更怪了。从诗人的联想思路上看,后一句是顺延着“拴”之藤长出的一颗奇果,也是流浪人那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神态的极致表现。不独如此,当流浪人在咖啡桌上入席,“椅子与他坐成它与椅子”,“他”竟变成了非人的“它”。这表明,流浪人连同他的影子都已经产生了异化,这种人的异化现象正是异化的现实的一种折射。

最难排遣的是已经在流浪人精神里生根的那种孤寂情绪,诗中“安娜近得比什么都远”一句透露了这一点。“安娜”是女招待一类人的泛称。对于流浪人来说,她们“近得”可以随时化钱买来以满足自己的精神所需,但这一切却又“比什么都远”,因为这种刺激些微不能摆脱他精神上的痛苦。诗的这种矛盾语句,造成一个既谬且真的语境,突现了流浪人无可救药的孤寂。看来只好以酒烧愁了:“坐到长短针指出酒是一种路”,长短针所指的明明是时间,现在居然说“指出酒是一种路”,这只能说明流浪人不计时间,拼命喝酒,以致醉中只觉得“整条街只在他的脚下走着”,甚至很远很远的星星,也“带着天空在走”,意象经营中的远取譬(酒是路、空酒瓶是荒岛)及现实世界里的关系换位(他的脚在街上走着变成街在他的脚下走着、星星在天空走变成星星带着天空在走),荒诞而又逼真地写出了酒对流浪人所起的麻醉作用,“人是注定带着各种酒瓶流浪了”(罗门死亡之塔),流浪人将一颗沉寂的心浸在酒里,浮起的依然是无边的孤寂!

流浪人离开咖啡馆时,很可能是最后一名顾客了,不然楼梯上不会响着他的回声,嘈杂的人声会淹没他的脚步。诗人这样写更突出了流浪人的“孤寂”。但当这情景出现在诗中时,诗人贡献的依然是全新的体验:“他向楼梯取回鞋声”。“鞋声”是全诗中唯一的响声,他是属于流浪人的。既然流浪人连他的影子——一条动物都拴着、牵着,那么,他也理所当然地要取回这属于自己的鞋声,像对待“那条动物”那样,带在自己身边,与自己为伴,一起走进漫漫长夜里。整首诗的意象环环相扣,层层剥露,直至完全倒尽流浪人灵魂里的孤寂的苦水,当明天的太阳透过百叶窗,将明暗分明的光影投在地上、墙上像一把梯子时,流浪人还是“不知往上走还是往下走”。诗人以这样新颖的诗行替孤寂的流浪人肖像添加了最后的一笔。

猜你喜欢
  • 八十述怀 季羡林

    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活到八十岁;如今竟然活到了八十岁,然而又一点也没有八十岁的感觉,岂非咄咄怪事! 我向无大志,包括自己活的年龄在内。我的父母都没能活过五十;因此,我自己的原定计划是活到五十。这样已经

  • 白居易《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全诗赏析

    宿雨洗天津,无泥未有尘。初晴迎早夏,落照送残春。兴发诗随口,狂来酒寄身。水边行嵬峨,桥上立逡巡。疏傅心情老,吴公政化新。三川徒有主,风景属闲人。

  • 传奇再续:特鲁多自传

    【4010】传奇再续:特鲁多自传(〔加〕贾斯廷·特鲁多著,诗观译,译林出版社,18 1万字,2016年10月第1版,48元)△共9章:[1]萨塞克斯路2

  • 白居易《辱牛仆射一札寄诗篇遇物寄怀情》全诗赏析

    风云聚散期难定,鱼鸟飞沈势不同。

  • 国学名句“以少总多,情貌无遗”出处和解释

    【名句】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语出南朝梁代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用简约的笔墨精炼概括了丰富的内容,从而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事物的风貌表露无余。说明创作时要善于巧妙选材,小中见大,表达以少总多。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意|阅读答案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元和十年被贬江州司马,元和十一年秋即开始在附近庐山香炉峰下建

  • 姜夔《惜红衣》: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馀无力

    惜红衣 【宋】姜夔 吴兴号水晶宫,荷花盛丽。陈简斋云:“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亦可见矣。丁未之夏,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以无射宫歌之。 簟枕

  • 《齐天乐·萤赏析》

    此首咏萤名作,以其赋物工致妥帖且深寄亡国之恨,颇为诸家笺评者称美。   词的上片,以“萤”起笔,写萤的初生情境与情状,暗蕴词人对身世的慨叹。古入以为萤为腐草所化,“初化池塘草”,既据此说,又不拘泥于旧意,换“腐草”为“池塘草”,状写萤

  • 喜雨口号·蒲松龄

    喜雨口号蒲松龄 一夜松风撼远潮,满庭疏雨响潇潇。 陇头禾黍知何似?槛外新抽几叶蕉。 蒲松龄家居山东淄川(今淄博市)。清代,这地方水旱频仍。他出生的1640年,山东数月无滴雨,粮价飞涨,人肉明码标价出卖

  •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注释、译文和感悟

    (孟子)曰:“独乐乐 ① ,与人乐乐,孰乐? ② ” (齐宣王)曰:“不若与人。” (孟子)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齐宣王)曰:“不若与众。”(《孟子·梁惠王下》一) 注释 ①乐乐(yu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