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籍名著《金瓶梅》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籍名著《金瓶梅》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世情小说。一百回。署名兰陵笑笑生撰。约成书于明代隆庆二年(1568年)至万历三十年(1602年)。
关于本书作者的真实姓名,尚无可考。兰陵今属山东峄县,又书中采用大量山东方言,可推测作者大约是山东人。明沈德符在野获编中有“闻此为嘉靖间大名士手笔”一语,因而顾公燮在消夏闲记摘抄中说是王世贞为报父仇而作此书,以毒害严嵩之子严世蕃;清初张竹坡在评点金瓶梅时,又附会出“苦孝说”。实不可信。也有人推测笑笑生是李开先、冯惟敏或赵南星等,但均无确凿证据。
金瓶梅所写本是宋代的人物和故事,是从水浒传中“武松杀嫂”的一段故事演化出来的。但实际上是反映明中叶以来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实。作品以身兼官僚、恶霸、富商三重身份的西门庆为全书的主线和中心人物,通过对西门庆的种种罪恶活动和他污秽肮脏的家庭生活的描述,全面的暴露了明王朝后期的社会本质和当时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形象地描绘了上自封建最高统治机构,下至市井无赖所构成的一个鬼蜮世界。小说具有强烈的现实生活气息和较深刻的认识价值。
西门庆原是清河县一个破落户出身的市井无赖,开了一个生药铺子,与一批帮闲结拜十兄弟。由于他善于钻营,巴结权贵,就“专在县里管此公事,与人把揽讼事寻钱,交通官吏”,所以满县人都惧怕他。西门庆靠着他的恶霸行径,结纳党羽,行贿官吏,才使他由一个地痞流氓一跃而成为有钱有势的土豪劣绅,称霸一方,作威作福。他当时身无一官半职,是个“白衣人”,但却能与本地官吏平起平坐。周守备过生日,他“骑匹大白马,四个小厮跟随,往他家拜寿”。与夏提刑、张团练、荆千户、贺千户同席共饮,以显示他的气派和排场。以后更攀附上当朝太师蔡京认作义父,封了他一个本县提刑千户的官职。从此更是身价倍增,邻府邻县和码头、税关的官员都来通声气,本地管皇木、管皇庄、管砖厂的薛太监、刘太监都经常与他饮宴往来。每日冠带上街,排军喝道,好不威风!他一边做官,一边经商;开典当铺、绸缎铺、绒线铺。广置房产地业,大放高利贷。西门庆就是凭着他历练出来的鬼蜮伎俩,结交官府,巧取豪夺而大发横财的。他不择手段地谋财害命,霸占良家妇女,是恶势力的典型代表人物。作者活画了一个趋炎附势的暴发户的嘴脸。反映了明中叶以后朝廷权贵与地方豪绅富商相勾结压榨百姓,敲骨吸髓聚敛钱财的社会现实。
西门庆依财仗势,鱼肉乡里,欺压善良,无恶不作,他放纵情欲,追逐淫乐,过着荒淫无度、腐朽靡烂的生活。他本有一妻二妾,又奸占潘金莲,谋杀武大郎,还买通官府发配为兄报仇的武松。为了吞并寡妇的财产,连骗带抢娶了富孀孟玉楼为妾。西门庆贪财好色,竟勾引结义兄弟花子虚之妻李瓶儿,结果气死花子虚,又坑害了李瓶儿的第二个丈夫蒋竹山,终于把李瓶儿娶了过来并且谋取了她的全部家产。西门庆还与潘金莲的婢女春梅等发生淫乱关系。他是一个极端的好色之徒,竟求药纵欲,最后因服药过量而暴死。以后潘金莲、春梅又私通女婿陈经济,事发而被西门庆正妻吴月娘卖了。潘金莲后为武松所杀。后来金兵南下,吴月娘携遗腹子逃乱,梦到她家的因果报应而令孝哥出家。西门庆的一妻五妾,大都是他奸淫拐骗而来。这些妻妾婢女之间,争宠吃醋勾心斗角,互相倾轧,百般陷害。他家庭中错综复杂,尖锐激烈的矛盾,也正是当时社会上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集中反映。
作者以生动泼辣的方言和讽刺嘲弄的笔调,成功地创造出来一些有血有肉的典型性格。小说着重写西门庆手眼通天、横行乡里、不择手段的聚敛,不顾死活的纵欲,贪婪狠毒,是一个亦官亦商的恶霸土豪的典型。潘金莲的形象也超过了水浒传的描写,形象鲜明,性格复杂。她既谄媚恭顺,又狠毒凶残;既心直口快,又狡猾刻薄。她出身微贱,但贪图享乐。作者突出写她泼辣、淫荡、嫉妒的性格特征。她本是一个受害者,但却是一个令人鄙视的牺牲品。其他如陈经济纨绔子弟的形象,应伯爵趋炎附势帮闲者的形象,也都生动逼真。作者还成功地描写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形形色色的小人物,他们当中有泼皮无赖、帮闲篾片、男奴女婢、倡妓尤伶,以及和尚道士、尼姑媒婆、太监门官等等。作者还特别注重细节描写,人物和事件都写得细腻具体。语言明快传神、笔墨流利酣畅。金瓶梅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表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熟悉和了解,也显示了作者观察生活的能力和高超的艺术技巧。鲁迅说:“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变幻之情,随在显见,同时说部,无以上者。”(中国小说史略)
金瓶梅这部书在思想内容方面有着严重的缺点。对现实揭露多而批判少,爱憎不鲜明;对于靡腐生活,特别是一些露骨的色情场景,恣意渲染,在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上,有明显的宿命论思想和虚无主义观念。
但是金瓶梅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创的长篇小说。它以前的一些著名长篇小说,大都是根据宋元以来民间口头创作,再由文人整理加工而成的,其题材主要是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金瓶梅则以现实社会和家庭生活为题材,从而开创了“世情小说”的先河。小说在创作方法和艺术手法上,以及取材、构思、语言等方面,对后来红楼梦的创作都有一定的影响。
金瓶梅最初以抄本流传,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始有刻本。现存最早的版本有两种:一种是万历四十五年东吴弄珠客作序的新刻金瓶梅词话;另一种是崇祯年间刻的所谓新刻绣像金瓶梅。词话回目上下句往往字数参差,对仗不工;书中采用大量山东方言和市井行话。后一书则回目对仗工整,方言土语已经删改,文辞较为修饰。图百叶为黄子立精刻,首有东吴弄珠客序。某公跋。无欣欣子序。与词话大异。显然,词话更接近本来面目。
新刻金瓶梅词话一百回。原北京图书馆藏,后流至台湾。明万历庚戌刊,无图,首有欣欣子序。万历四十五年东吴弄珠客序、某公跋,最接近原来面目。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北京古佚小说刊行会影印出版该本,同时将崇祯本每回前的插图配附,共二百幅。世界文库、上海杂志公司、中央书店等刊本皆据此有删节。一九五七年,文学古籍刊印社则依古佚小说会本再次影印。另有一九八九年北京大学影印出版的崇祯本。
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注康熙三十四年张竹坡刻本。张本基本依据崇祯本,但删却东吴弄珠客序,加上谢颐序。张对金瓶梅每回都有总评,还有眉批、旁批及附录。此版本于国内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一九八七年齐鲁书社据此重新排版出版。
满文金瓶梅刊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译者有两种说法:一说徐元梦,一说和素。北京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民族文化宫、中央民族学院等均有收藏,并流出国外。

猜你喜欢
  • 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重道立德类名言句子

  • 二百多个字的古诗词(二百字左右的古诗词原文)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二百多个字的古诗词,内容包括二百字左右的古诗词原文,求200字古诗词,200字古诗。桃花源记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中国古诗词散诗(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中的诗人资料)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国古诗词散诗,内容包括高二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中的诗人资料,中国优秀古诗词合集,在中国的古诗词曲中任选两句或思乡,或思亲的诗句。没有人回答,那我就自己回答好了,这可是我总结一下午的成果~ 白居易 (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别名白乐天,白

  • 白居易《春雪》全诗赏析

    元和岁在卯,六年春二月。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连宵复竟日,浩浩殊未歇。大似落鹅毛,密如飘玉屑。寒销春茫苍,气变风凛冽。上林草尽没,曲江冰复结。红干杏花死,绿冻杨枝折。所怜物性伤,非惜年芳绝。上天有时

  • 讲古诗词改为现代诗歌(古诗词改编现代诗示范)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讲古诗词改为现代诗歌,内容包括把古诗改为现代诗歌,谁会随便一首,古诗改编成现代诗,古诗词改编现代诗示范。以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上半阕为例: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改现代文:似望见了秦时的明月

  • 太岁

    《周礼·春官·冯相氏》: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 郑玄注: 岁谓太岁,岁星与日同次之月,斗所建之辰。今历太岁非此也。岁日月辰星宿之位,谓方面所在。 贾公彦疏: 云有十二

  • 《三台令·不寐倦长更赏析》

    这是一首秋夜不眠夜行的小词。   起句“不寐倦长更”中“不寐”二字异常醒目,耐人寻床,是全词的根。“倦”字借“不寐”自然生发出来,揭示出因无眠而生倦怠的逻辑关系,可以想见词人心绪的烦闷了。第二句又从时序上因承上句,貌似平谈,却是承上启下

  • 刘禹锡《酬令狐相公岁暮远怀见寄》全诗赏析

    别侣孤鹤怨,冲天威凤归。容光一以间,梦想是耶非。芳讯远弥重,知音老更希不如湖上雁,北向整毛衣。

  • 血的嘴唇的歌 朱大枏

    在阴黯沉霾的屋角,我看见一个枯涩的嘴唇在颤,赭灰的血在上面凝结了。空气也要冻凝成晶体,我看不分明对面的物象隔绝在濛濛的细雾和凛凛的晶棱间。我听见一声最后的蝉鸣,我的心正随着那摇曳无尽的蝉鸣在悠回着的时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