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花诗词之《清平乐》全诗原文鉴赏
赵师侠
纤秾娇小,也解争春早。占得中央颜色好,装点枝枝新巧。
东皇初到江城,殷勤先去迎春。乞与黄金腰带,压持红紫纷纷。
这首咏迎春花词描绘了迎春花开时节的情态神韵,形象鲜明,情趣盎然。“纤秾娇小”是写迎春花花纤细繁盛而又娇小。“也解争春早”,也知道要早争春。这是拟人手法,意思是尽管迎春花并不粗壮,挺拔,不给人刚烈之感,反倒显得娇弱怯懦瘦小,但却也懂得“争”。“也”字含有意外的味道。“占得中央颜色好,装点枝枝新巧。”写迎春花开枝条之中,连缀而生,颜色鲜明,装点得枝条却显得新鲜精巧。总之,上片写迎春花开时花满枝条、色彩明亮的景象,突出了它的纤细枝条显得娇怯这一特点,同时又强调了它的“争春”的品格,“占得中央”就是其争春的一个步骤,“装点枝枝新巧”就是争春的结果,娇弱瘦小的迎春花竟有如此“争春早”的品格不是很惹人喜爱和敬重吗?上片写出了迎春花的形象、神韵。形象即纤秾娇小颜色好,神韵即也解争春早、占得中央、新巧。下片换头“东皇初到江城早”是照应首句“争春早”。东皇即神话传说中的司春之神。意思是在春之神刚到江城的时候。“殷勤先去迎春”迎春花就很殷勤的先行去迎接春之神了。巧妙点出“迎春”二字。接下“乞与黄金腰带,压持红紫纷纷”是说迎春花最先向东君乞求得到黄金腰带,即上片中占得中央颜色好”一句的形象描绘。一串串黄花缀满枝条,恰好象是黄金腰带一般,这一形象比喻语含双关,借此表明迎春花以其迎春之殷勤,博得东君赏赐,以黄金为腰带,可谓是君之下的臣之最贵者。所以紧接一句“压持红紫纷纷”。万紫千红的百花都开于其后,难免就要受压制了。因为迎春花“争春早”“有黄金腰带”这一东君赏赐在身,众花怎敢不礼让三分呢?下片写迎春花开于百花之先,使之红紫百花相形见绌。由于作者运笔巧妙、构思新颖,将迎春花的早于百花、颜色金黄这一特点以拟人化的描写手法出之,使人读来饶有兴味,不仅能想见迎春花的色与形,而且还能领略到迎春花敢于争先,压持百花的傲然品格风貌。不愧是一首咏迎春花的佳作。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参加古诗词大赛有感诗句,内容包括古诗词参赛感言,古诗词大赛,赛后感想150字,观《古诗词大赛》有感500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
-
我不专事当代诗歌的研究,但却认识写诗的车延高。大约是在2009年的6月间,《芳草》杂志在武汉举办第二届汉语文学女评委大奖颁奖活动,主办
-
桂林巖洞杂咏:玄风洞昔人谓桂林山水甲天下,非以巖洞胜乎?岁甲午(1),余度岭(2),日与桂人士游宴江山,其峭壁削成,鋭峰攒列(3),困云奇
-
一 有个区干部叫李成,全家一共三口人——一个娘,一个老婆,一个他自己。他到区上做工作去,家里只剩下婆媳两个,可是就只两个人,也有些合不来。 在乡下,到了阴历正月初二,照例是女人走娘家的时候,在本年(一
-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行一作悲)(此诗一作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
-
《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绝: 断绝、没有。伦: 同类、同辈。意思是同辈(类)中所没有的。语出《三国志·蜀志·关羽传》。 三国时期,刘备在西取巴蜀时收服了猛将马超,远在荆州的关羽听说后心中很不平衡,就写信给刘备说:“听说马超武
-
宋词典故·种树书 【出典】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
-
原题:瑜上人自灵石来,求鸣玉轩诗,会予断作语,复决堤,作一首
-
(近代)王国维 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这首词大约作于光绪三十年(1904)至三十一年(1905)之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