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安期《桂林巖洞杂咏:玄风洞》写景抒情诗词赏析
桂林巖洞杂咏:玄风洞
昔人谓桂林山水甲天下,非以巖洞胜乎?岁甲午(1),余度岭(2),日与桂人士游宴江山,其峭壁削成,鋭峰攒列(3),困云奇矣。然有山俱石,有石俱空,一山之间,至函数洞(4),或闢山巅,或次水际(5),或突窍幽迴(6),或高昌朗彻(7)。瑶浆葩石(8),竪立倒县(9),罔不骇目悚神(10),恍惚若幻。凡此数十计,咸又彙列郭以内外(11),不数里间。盖桂若巖洞之薮(12),信宇内不复更有也。窃以游宴有咏,仅举其概,而巖洞诡异(13),岂遑备陈(14),乃取诸洞夙被名称者(15),各作小引,缀以短章(16),至有被名称而足迹未至,足迹既至而蔑有名称(17),与夫被名称而非娴雅,及别有专咏者,咸不及已。
玄风洞(18)
洞腹深广,如橐籥然(19),积气噫风(20),时出其户(21),当之震悚(22),竪髮粟肌(23)。
深窦贯阴崖(24),寒飙生不絶(25)。
县泉石罅垂(26),炎月吹成雪(27)。
诗词类别:写景抒情
来源:粤西诗载
相关作品:桂林巖洞杂咏:玄巖
(1)岁甲午:即甲午年,即明万曆二十二年(公元一五九四)。
(2)岭:指五岭。
(3)攒:聚集、集中。
(4)函:包容。
(5)次:停留,引申爲位于。 际:靠水边。
(6)突窍幽迴:钟乳石林立,幽深曲折。
(7)高昌朗彻:洞穴高大,宽敞,明亮,而且前后贯通。
(8)瑶浆葩石:钟乳石光洁美好。
(9)县:通“悬”。
(10)骇目悚神:让人看了感到惊惧。
(11)彙列:集中分布。 郭:外城。
(12)薮:物聚集的地方。
(13)诡异:怪异。指各巖洞都很奇特,各不相同。
(14)备陈:全面叙述。
(15)夙:早。 被:通“披”,加。
(16)引:文体名,如序言而稍爲短简。 短章:短诗。
(17)蔑:无。
(18)玄风洞:即元风洞,在桂林七星山下庆林观后,旧名风洞。
(19)橐籥(tuó yuè 驮跃):古代冶炼鼓风用的器具。
(20)积气噫风:指汇聚在洞穴内的风。
(21)时:时时,常常。
(22)震悚:震惊恐惧。
(23)粟肌:皮肤上起小疙瘩。
(24)“深窦”句:玄风洞穿通到北山坡。 窦:洞。 阴:山之北。
(25)飙:疾风。
(26)县泉:即悬泉,瀑布。 罅(xià 下):裂缝。
(27)“炎月”句:意谓玄风洞内盛夏季节依然凉爽。 洞壑志:“此洞风自洞中出,寒如冰雪。”
俞安期
俞安期(生卒年不详),字羡长,初名策,字公临,明代吴江(今江苏吴江县)人。曾以长律一百五十韵投王世贞,世贞爲之宣扬,于是出名,但以布衣终世。有唐类函、类苑琼英、诗隽类函、翏翏集等。
朝代:明代
籍贯:江苏吴江
-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作品赏析【注释】:《赠柳》,其实就是咏柳。咏而赠之,故题曰“赠”。前人认为此诗有本事,冯浩并认为系
-
檐欹碧瓦拂倾梧,玉井声高转辘轳。肠断西楼惊稳梦,半留残月照啼乌。
-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
名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
(宋)王炎 南柯子山冥云阴重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在宋词中,除辛弃疾
-
《今之学者譬如行路,偶然撞着一好处便且止,觉时已不如前人.所以乍出乍入,乍明乍昏.》
《今之学者譬如行路,偶然撞着一好处便且止,觉时已不如前人。所以乍出乍入,乍明乍昏。》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宋·
-
这句名句出自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诗中。诗中描述了诗人和弟弟一同饮酒的情景,借酒解忧、畅怀人生之意。注释:对酒当歌——指畅饮痛饮;人生几何——表达对人生的思考。译文:畅饮对酒,人生何其短暂。
-
又是萧瑟秋风,又是满地黄叶。这条静悄悄的林荫路,依然使人想起幽谧的梦境…… 到三角街心花园了。一片空旷,没有你的身影。听人说,你已经回来了,怎么看不见呢?…… 从幼年起,诗魂就在胸中燃烧 我们都体验过
-
《中法新约》是法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关于结束中法战争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不顾中国军民的反对,授权北洋大臣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德诺于1885年6月9日在天津签订了《中法新约》,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殖
-
日暮心无憀,吏役正营营。忽惊芳信至,复与新诗并。是时天无云,山馆有月明。月下读数遍,风前吟一声。一吟三四叹,声尽有余清。雅哉君子文,咏性不咏情。使我灵府中,鄙吝不得生。始知听韶濩,可使心和平。
-
《词林正韵》 慰存孤曲抚襟江。何奈葭思梦一常 情许远空知泪眼,目成残影问壶觞。 难为白首双飞燕,始是红颜半掩妆。 缠絷拾尘明月起,道途人去不由郎。 注:此词可作七言律诗押阳韵(首句借用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