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朱熹《九曲棹歌》原文、注释和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朱熹《九曲棹歌》原文、注释和鉴赏

朱熹九曲棹歌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注释】

(1)此诗当是作者晚年所作。武夷山九曲溪之第五曲,为平林渡一带,水流平缓,丹霞林立,溪北耸立隐屏峰,峰下有紫阳学院,朱熹晚年创办,并在此讲学十年,为武夷山风景区精华之一。

(2)仙灵:武夷山名,与神仙有不解之缘。相传道教说,武夷山神为汉武夷君,掌管土地和人民,山因此得名。各路地仙修炼功成后,均要聚会武夷山,经过考核、脱胎换骨,才能进入天上仙班。

(3)曲曲清:武夷奇胜在山,尤在水。武夷之水精华就在九曲清溪,玉带盘绕,环结成曲,形成“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溪”的九曲胜景。

(4)棹歌:舟人撑筏划桨时唱的歌。

【赏析心得】

人们传统的看法,朱熹是一个道貌岸然的理学先生,总是在书院里正儿八经地讲授那些四书五经。读了这首诗后,很多人脑中或许就要改变一点他的形象了。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开首两句,作者就点出武夷山的特点就在于,山上有仙灵、山下九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后两句,作者似乎就在卖“关子”、打“广告”了。他说,九曲溪中的九曲清流,每曲都有绝胜之景,要想知道吗?那就“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耐心地听听舟人引吭高歌的两三声吧(竹筏奔流如梭,也就只来得及听到两三声)!九曲第一曲,大王奇峰拔地而起,武夷宫前宽畅豁达,半山之腰的多处岩穴为真人修炼之处,藏有许多升天后的“神仙蜕骨”;第二曲,玉女峰下,碧流成渊,为仙女淋浴的浴香潭;第三曲,溪水左折如钩,小藏峰有虹桥奇观,山腰穴内藏有艘艘千年仙舟;第四曲,大藏峰横空盘立,卧龙潭上仙钓台,隔溪相望;第五曲,水流平缓,丹霞林立,峭拔挺秀的隐屏峰下武夷精舍,书声琅琅,这就是作者创办讲学的紫阳书院。后面四曲,非岩即滩,溪水清澈、曲曲奇景、美不胜收。

孝宗淳熙十年(1183)秋,闲居在山阴的五十九岁的陆游,听说比他小五岁的朱熹在武夷山办学、收学生,特地写了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绝句五首给他,其中有一首云:“身闲剩觉溪山好,心静尤知日月长。天下苍生未苏息,忧公遂与世相忘。”诗中批评朱熹只在山中讲学,不顾人民痛苦,忘记了南宋内忧外患的严峻现实。其实,陆游的板子应打在南宋皇帝和权臣身上,无论是朱熹还是弃辛疾,他们呕歌祖国秀丽山河都没有错,他们并非不忧国忧民,而是当朝者迫使他们报国无门。朱熹十八岁登进士第,五十年宦途不可谓不长,可是在朝时却不满四十天。晚年遇韩侂胄执政,曾以其学为伪学,被严禁传播,乃到福建长溪去躲避。这样的处境叫他怎么去报国忧民?九曲唱棹歌,紫阳读书声,也算是他在无奈中的有所作为吧!

猜你喜欢
  • 白居易《司马厅独宿》全诗赏析

    荒凉满庭草,偃亚侵檐竹。府吏下厅帘,家僮开被袱。数声城上漏,一点窗间烛。官曹冷似冰,谁肯来同宿? 作品赏析窗间:一作窗前。

  • 李白《望庐山瀑布》

    李白《望庐山瀑布》唐山水诗鉴赏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里,给李白的神态画了一幅肖像。“李白一杯诗百篇”,夸他诗才出众,充满了浪漫

  • 崔颢《发锦沙村》全诗赏析

    北上途未半,南行岁已阑。孤舟下建德,江水入新安。海近山常雨,溪深地早寒。行行泊不可,须及子陵滩。

  • 《凭栏人赏析》

    这首小令在构思上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闺妇在寒冬到来时给远方征人寄军衣的矛盾心理的刻画,表现了思妇的纠结的微妙心理,寄与不寄都渗透了深挚的感情。   “欲寄君衣君不还”这句写了思妇第一层感情矛盾:征夫远在边塞,久去不归,她迫切地想将亲手缝

  • 大学全集《第二章·明明德》原文赏析与注解

    明明德 本章朱本称“传之首章,释明明德”。此章以下均被朱熹称为“传”。所谓“明明德”,就是从自知之明做起,修养自己美好的品德,将

  • 苏轼《献寿戏作》全诗鉴赏

    终须跨个玉麒麟,方丈蓬莱走一巡。敢献些儿长寿物,蟠桃核里有双仁。

  • 《弃妇)(李金髮)赏析、读后感和阅读理解答案

    《弃妇李金髮》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 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 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 黑夜与蚊虫联步徐来, 越此短墙之角, 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后, 如荒野狂风怒号: 战栗了无数游牧

  • 《伯量同二弟欲见访湖庄以诗告至褒拂过情辄次赏析》

    【原题】:伯量同二弟欲见访湖庄以诗告至褒拂过情辄次其韵

  • 谈迁矢志编《国榷》

    谈迁矢志编《国榷》谈迁是明清之际一位著述谨严、卓有成就的历史学家。虽然谈迁家境贫寒,但自幼就酷爱历史,而且这种独特的兴趣随着年龄的

  • 苏轼《器之好谈禅不喜游山山中笋出戏语器之可同参》全诗鉴赏

    丛林真百丈,法嗣有横枝。?玉版、横枝,竹笋也。?不怕石头路,来参玉版师。聊凭柏树子,与问箨龙儿。瓦砾犹能说,此君那不知。 作品赏析原题:器之好谈禅不喜游山山中笋出戏语器之可同参玉版长老作此诗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