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典故“苜蓿盘”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典故“苜蓿盘”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卷十五:“薛令之,闽中长溪人,神龙二年及第,累迁左庶子。时开元东宫官僚清淡,令之以诗自悼,复纪于公署曰:‘朝旭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 苜蓿长阑干。余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何以谋朝夕?何由保岁寒?’上因幸东宫览之,索笔判之曰:‘啄木觜距长,凤皇羽毛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令之因此谢病东归。”

释义用法唐时薛令之居冷官生活清淡,吃的菜盘中只有苜蓿,饥寒难忍。后用此典形容小官、塾师生活清苦。

用典形式

【苜蓿盘】 宋·苏辙:“相从万里试南餐,对案长思苜蓿盘。”金·元好问:“我衣敝缊袍,我饭苜蓿盘。”清·黄景仁:“醉时欲碎珊瑚树,醒来仍餐苜蓿盘。”

【苜蓿堆盘】 宋·陆游:“苜蓿堆盘莫笑贫,家园瓜瓠渐轮囷。”元·萨都拉:“圣经佛偈通宵读,苜蓿堆盘胜食肉。”

【先生日照盘】 宋·陈与义:“争新游女幡垂鬓,依旧先生日照 盘。”

【先生守苜蓿】 宋·陈与义:“先生守苜蓿,朝士夸茱萸。”

【先生苜蓿盘】 宋·苏轼:“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对先生苜蓿盘。”明 ·李东阳:“长安旅食淹留地,惭愧先生苜蓿盘。”

【朝日照苜蓿】 宋·苏轼:“可怜先生盘,朝日照苜蓿。”

【阑干堆苜蓿】 宋·陆游:“食案阑干堆苜蓿,褐衣颠倒著天吴。”

猜你喜欢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出处】唐张九龄《 望月怀远 》。 【意思1】情人:多情的人。 遥夜:长夜。 竟夕:终夜。 整整一夜,相思之情都在困扰着恋人,使之越发怨恨夜晚

  • 李商隐《代魏宫私赠》全诗赏析

    来时西馆阻佳期,去后漳河隔梦思。知有宓妃无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时。

  • 《长门怨》明代诗赏析

    长门怨①金屋承恩事已非,玉颜憔悴度春晖。无因得似宫前柳,时有长条拂御衣。①长门怨,见刘基《长门怨》。【说明】王昌龄《长信秋词》云

  • 李商隐《西南行却寄相送者》全诗赏析

    百里阴云覆雪泥,行人只在雪云西。明朝惊破还乡梦,定是陈仓碧野鸡。

  • 双调·殿前欢·张养浩

    双调·殿前欢 卢挚 酒杯浓,一葫芦春色醉山翁,一葫芦酒压花梢重。 随我奚童,葫芦干,兴不穷,谁与共? 一带青山送,乘风列子,列子乘风。 卢挚(?-1314以后)字处道

  • 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水调歌头 【宋】范成大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福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

  • 白居易《惜(木有)李花》全诗赏析

    树小花鲜妍,香繁条软弱。高低二三尺,重叠千万萼。朝艳蔼霏霏,夕凋纷漠漠。辞枝朱粉细,覆地红绡保由来好颜色,尝苦易销铄。不见茛荡花,狂风吹不落。

  • 《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旅愁乡思的词。秋山行旅,忽见临水人家,不觉触动乡心。进而感叹路远人遥,空自凝望,最后以推想今宵旅宿的凄凉况味作结。写来峰回路转,曲折尽致。   “碧山锦树明秋霁”,首句点出行旅的节令和境地。秋雨初晴,秋空如洗,显得青山红树分

  • 以色列的普珥节

    普珥节在每年亚达月(犹太历十二月)的第十四、十五天,是纪念波斯统治时期希伯来人以斯帖、末底改战胜波斯宰相哈曼的日子。普珥节前一天,以色列人都要禁食。到了夜晚,家家燃起灯火,所有的人都去会堂参加集会。十

  • 古代名句“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注释与译文

    【名句】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注释与译文]谔谔(è),形容直话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很多人唯唯诺诺随声附和,不如一个人站出来坦率地直说。现在引用这句古语提倡敢于坚持真理、讲真话。 参考文献 (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