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中《咏松》原文、注释和鉴赏
李师中咏松
半倚岩岫倚云端,独上亭亭耐岁寒。
一事颇为清节累,秦时曾作大夫官。
【注释】
(1)咏松诗与上篇云诗,均当属作者晚年抒怀言志绝句。
(2)岩岫:山崖。岫:山。倚:此处意为耸立。
(3)亭亭:耸立突出之貌。耐岁寒:源自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清节:高尚清白的节操。累:带累、拖累、牵累。
(5)“秦时”句: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于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行封禅泰山,下山时,“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泰山至今仍有“五大夫松”。
【赏析心得】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绝句,借咏松以表明作者自己的心迹。
“半倚岩岫倚云端,独上亭亭耐岁寒。”首两句,作者描写耸立云端的孤松雄姿和高尚品质。孤松扎根山崖,耸入云端,迎风冒雨,傲霜斗雪,年年岁岁,不惧严寒,巍然挺立。“一事颇为清节累,秦时曾作大夫官。”三、四句陡然一转,作者为孤松作个自我检讨。他说:有一事,却把孤松的名节连累了,那就是秦始皇于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率百官东行封禅泰山。下山时,风雨暴至,始皇休于树下,赖其庇护,因而,封松为“五大夫”。泰山至今仍有“五大夫松”,“封官受爵”,这不免给松树带来点负面影响。但作者联系自己,不也是一生多处做官,后来还是自我推荐,要求朝廷重用,被贬下来的吗?官与不官,恐非绝对,主要还是要看你是否为国出力、为民办事,更主要的还是要看你如何对待个人得失和荣利。作者在评价孤松与自己时,能用点辩证法,这在我国古代是很难得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放荡不羁,内容包括形容“放荡不羁”的诗词,跪求形容放荡不羁的诗词,比喻人无情无意放荡不羁的诗句。形容放荡不羁的诗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
-
答李浣韦应物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楚俗饶词客,何人最往还?韦应物(约737—约791),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天宝十载(
-
《九怀》者,谏议大夫王襃之所作也。怀者,思也,言屈原虽見放逐犹思念其君,忧国倾危而不能忘也。襃读屈原之文,嘉其溫雅,藻采敷衍,執握金玉,委之污渎,遭世溷浊,莫之能识。追而愍之,故作《九怀》,以裨其
-
接受美学思想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于德国,其创立者是以姚斯、伊赛尔等五位年轻学者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一接受美学舍弃了传统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中含惠和冬的词,内容包括姚和李开头的古诗词,求一首诗中带有祝卢超超金榜题名的诗句,描写杨絮杨花的古诗词。姚开头的古诗词发丈亭(陆游)姚江乘潮潮始生,长亭却趁落潮行。姚将军靖康初以战败亡命建炎中下诏求之不可(陆游)姚公勇冠军,百战起西陲.宋·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哄人,内容包括安慰人的诗句,安慰别人的诗句,,哄女子的古诗词。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李白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
-
青莎台上起书楼,绿藻潭中系钓舟。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上小桥头。暂尝新酒还成醉,亦出中门便当游。一部清商聊送老,白须萧飒管弦秋。 作品赏析多上:一作多在。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在小桥头这两句是说,晚间
-
伏波饭薏苡,御瘴传神良。能除五溪毒,不救谗言伤。谗言风雨过,瘴疠久亦亡。两俱不足治,但爱草木长。草木各有宜,珍产骈南荒。绛囊悬荔支,雪粉剖桄榔。不谓蓬荻姿,中有药与粮。舂为芡珠圆,炊作菰米香。子美拾橡
-
宋日营阳内史孙,因家占得九疑村。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馀把笔痕。自握蛇珠辞白屋,欲凭鸡卜谒金门。若逢广坐问羊酪,从此知名在一言。
-
李 治 夫显扬正教,非智无以广其文;崇阐微言,非贤莫能定其旨。盖真如圣教者,诸法之玄宗,众经之轨躅也。综括宏远,奥旨遐深,极空有之精微,体生灭之机要。词茂道旷,寻之者不究其源,文显义幽,履之者莫测其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