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之《辛弃疾《水龙吟》》原文、鉴赏和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辛弃疾
辛弃疾
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①
渡江天马南来②,几人真是经纶手③。长安父老④,新亭风景⑤,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⑥。算平戎万里⑦,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况有文章山斗⑧。对桐阴、满庭清昼⑨。当年堕地⑩,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11),平泉草木(12),东山歌酒(13)。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14)。
注释 ①淳熙十一年,罢居带湖的辛弃疾为韩元吉祝寿。甲辰岁,淳熙十一年(1184)。韩南涧,韩元吉,字无咎号南涧。孝宗初年曾为吏部尚书,晚年退居信州,与稼轩交游。②“渡江”句:晋书元帝纪载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偕四王南渡,在建康建立东晋王朝。当时有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这里借指宋室南渡。③经纶:整理乱丝,喻指治国。④长安父老:晋书桓温传载东晋桓温北伐经过长安附近,当地父老携酒慰劳,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这里借指中原父老盼望南宋的官军北定中原。⑤新亭风景:世说新语言语篇载东晋时南渡的士大夫们常聚会新亭,座中周凯感叹道:“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众人相视流泪。⑥“夷甫”三句:西晋王衍字夷甫,官居宰相而以清谈误国。桓温北伐,踏上北方土地,瞩望中原时感慨道:“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神州沉陆,中原沦陷。几曾,何曾。⑦平戎:抗击金军。⑧文章山斗:文名卓著。新唐书 韩愈传:“学者仰之(韩愈)如泰山、北斗。”⑨“对桐阴”句:原意是在桐树荫蔽下的庭院白天满庭清影。这里指韩家为望族。北宋时颍川韩氏为区别于同为望族的相州韩氏,就在府第门前种了很多桐树,世称“桐木韩家”。⑩堕地:落地,指人出生。(11)绿野风烟:据旧唐书裴度传,唐中兴名相裴度晚年曾在洛阳建绿野别墅,号绿野堂,淡出政坛。与白居易、刘禹锡等文人诗酒唱和。(12)平泉草木:据剧谈录,唐相李德裕在洛阳城外建平泉庄,若造仙府,远方之人多以异物奉之。(13)东山歌酒:据晋书谢安传,晋相谢安曾寓居会稽东山,携妓游赏,放情丘壑。(14)“待他年”句:等以后完成复国大业,再为先生祝寿。唐杜甫洗兵马:“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
千岩万壑图 佚名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鉴赏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稼轩罢居带湖后的第三年。韩南涧即韩元吉,曾在孝宗初年担任吏部尚书。他南渡以后徙家信州(今江西上饶),致仕后退居于此,与稼轩多有往还。韩氏与辛弃疾一样,力主抗金,曾上论淮甸札子十月末乞备御白札子等向朝廷进言。韩、辛两人不仅志气相投,而且生日也非常接近。次年,韩元吉用本词的韵写了一首为辛弃疾祝寿的水龙吟,稼轩再次韵以和。稼轩次年和作的题序中写道:“仆与公生日相去一日。”他生于五月十一日,而韩公的生辰乃五月十二日。
上片全无寿词痕迹,下片方显寿词本色。其中不乏称颂对方文韬武略、家世显赫的成分。韩愈曾是唐代文坛上的泰山北斗,与之同为韩姓的南涧也被黄昇称为“政事文学为一代冠冕”(花庵词选)。韩元吉所属的颍川韩氏是北宋年间著名的“桐木韩家”,子弟中人才辈出,传至南涧,家风未绝。过片处的两句赞颂之辞写得清雅含蓄,“桐阴清昼”,不落俗套。紧接着回顾生平的两句就直白许多,透出豪健之气。
“风云奔走”与开篇之“天马南来”都是意气纵横之语。“天马”破空而来,有振聋发聩的效果,不同的是,“天马南来”明用敬词,暗含讽意。宋室迫于侵略者的铁蹄,仓皇南渡,而放眼朝廷,可以扭转乾坤、收复失地、经邦治国的文臣武将却杳无踪迹。上下阕的中间部分各用了一连串的典故。上阕的典故全部与东晋相关,短短几句,却写到了晋室南渡后留在中原故地的亡国父老,南渡后侨寓江南的士大夫,北伐的东晋将领,以及误国误民的宰相。从此作开篇因司马睿而起的“天马南来”的说法到这里的一系列典故,辛弃疾为何给予东晋如此多的关注?因为晋、宋的遭际十分相似,都是受北方少数民族的侵凌而南渡偏安,都有空谈误国的当权者,南渡后都弥漫着苟安的情绪,而宋朝有前车之鉴却依然沦落至此,更是可叹。北地父老南望官军,迟迟不见踪影,士大夫们诗酒雅集,即便泣下沾襟也于事无补。一个“依旧”道尽词人心中的压抑之情,他怀着一腔热情,欲澄清天下,横扫乾坤,却无人响应,如今甚至只能退居山林,啸傲烟霞。歇拍和全词结尾当并观,可以视为对自己和韩公的期许与勉励。不论寄情林莽、挥麈清谈,还是空怀愁怨、相对而泣,皆非儒者本色,真儒者当以天下为念,有经邦济世的抱负和才能,救国于危难。整顿乾坤以后再为先生祝寿,既可理解为自己现在虽赋闲田园,仍然期待被朝廷起用,继续“壮岁旌旗拥万夫”时未竟的事业,又可看作希望与自己一样投散置闲但抗金之志未泯的韩公能出山完成大业。与之前呼后应的是,韩公于次年为辛弃疾所作的寿词中亦有“使君莫袖平戎手”,“功画凌烟”等期许之辞。可惜根据陆游的闻韩无咎下世(剑南诗稿卷一九),韩公于此后不久便与世长辞了。
下片连用的三个对仗工整的典故是以曾任礼部尚书的韩元吉比前代的贤相裴度、李德裕、谢安。裴度平淮西之乱,李德裕平泽潞之乱,谢安淝水大捷,但他们都有一段营建别墅、淡出政坛的隐居生涯。韩元吉虽“政事文章为一代冠冕”,但功未成,身已退,与前三者同又不同。描写前代宰相隐居之所的几句写得飘逸闲雅、云淡风轻,词人心中的急切却不言而喻。给人祝寿,不言今日,反言“待他年”,大有“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意味。
寿词易作,但难出佳作。易作是因为作为礼仪性的应酬之作,它有相对固定的程式、套语,如颂扬文武德才、平生功业,或略述家世背景,取喻大致不出松、鹤等等。稼轩的这首寿词并不缺少应有或常有的富贵、功名等内容,却能洗脱谀佞的尘俗之气。同时,他假借了寿词的格套,寓规讽于其中。规讽之外,将其视为稼轩自发慨叹,表明志意的述怀之作也未为不可。(刘珺珺)
集评 明杨慎:“庆寿词有许多成招,当南渡时作,所谓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快饮耳。”(批点草堂诗馀)
链接 宋代寿词。宋代是祝寿诗词多产的朝代,全宋词所载就有一千八百多首。韦骧的醉蓬莱廷评庆寿是宋人寿词的开山之作。该词上片写景,用“柳眼”“素梅”“炉烟”等烘托喜庆气氛;下片表达“龟年鹤算”的美好祝愿。第一个大量创作寿词的是晏殊,最多产的寿词作家是魏了翁,其鹤山词收词175首,寿词即达百首之多。辛弃疾有祝寿词37首,其中,最上乘之作为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从创作动机来看,这些寿词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用于自寿;一类用于他寿。用于他寿者,既有寿皇帝、太后、宰执、长官的,又有寿同僚、亲人包括父母、兄弟、叔伯、妻子、儿女等人的,对象极为广泛。不过,无论是用于自寿,还是用于他寿,寿词都是庆寿祝生的风俗行为的表征,具有重要的社会交际功能。寿词创作的社会功能大于艺术追求,因而无论出自何人之手,寿词在风格上总给人以千篇一律之感,它有龟、鹤、松等等象征长寿的几乎必用的意象和许多可以直接借用的套语,总是洋溢着喜庆气氛。清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称其“无谓”。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秋天景物古诗词,内容包括写秋天景物的诗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描写秋天景物的古诗。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
-
画论著作。一卷。明董其昌撰。成书约在明崇祯三年(1630年)。 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生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卒于崇祯九年(1636年)。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万历十七年进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点点星河古诗词,内容包括带有星河的诗句,关于星河的诗词,关于“星河”的古诗文都。《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宋代:李清照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
-
条脱闲揎系五丝。
-
杖策人扶废病身,晴和强起一迎春。他时蹇跛纵行得,笑杀平原楼上人。
-
【注释】:(在太湖中,即包山。旧无蛇虎雉三物。有穴,乃林屋洞天。阖闾使灵威丈人入,探得禹所藏治水符并不死方。其中有银房石室并白芝紫泉。又有两圆石,扣之则鸣,谓神钲云)
-
范成大是一位热爱自然、热爱农村生活的诗人,他虽然“累官权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尝帅蜀,继帅广西,复帅金陵”,但却对乡土具有一种赤子之心的感情,从“不须飞盖护戎装”一语来看,这首小令当写于戎马倥偬之中,写于他军旅生活的江村道上。 小令
-
大约从1880年开始,在斯特凡·马拉梅*的巴黎罗马街寓所,每逢星期二常聚集一些青年人,请马拉梅谈关于诗歌创作问题。这是个漫谈会、交流会
-
名言: 寄言燕雀莫相唣,自有云霄万里高。 注释: 唣: 吵闹。 句意: 告诉那些燕雀们, 不要互相吵吵嚷嚷, 自鸣得意了, 你们没见到那雄膺正在高高的云霄翱翔吗?(喻人应有雄心壮志, 不要盲目自满。)
-
一春意刚刚萌动的时候,我把父亲接到了我所在城市的一座老年公寓。为了我能正常做好花店的生意,也为了我还能用文字抒发自己所谓的文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