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敏《屏上晚眺》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戴敏屏上晚眺
不能骑马趁朝班,自跨黄牛扣竹关。
无德可称徒富贵,有钱难买是清闲。
人行踯躅红边路,日落秭归啼处山。②
遥望蓬莱在何许,扶桑东畔白云间。③
【注释】 ①屏:当门的小墙。眺(tiao):远望。②踯躅(zhi zhu):亦作蹢躅,徘徊不进貌。秭归:县名,在湖北省西部,长江横贯。古代传说屈原出生于此地,原放逐前暂止于此,原姐亦来归,后人因名其地曰秭归。秭、姊音同。③扶桑:东海中神木名。
【译文】 我不能骑着马赶上早朝的队伍,只能隐居山林,悠然自得地跨着黄牛,轻扣竹门扇。很多人并无德行,除了富贵以外,一无所有,而人间最难得的,是用金钱也买不到的自在清闲。开满鲜花的路边,人们来来往往,热闹非凡;黄昏的秭归大地,只有归巢的鸟儿啼鸣于远山。遥望天边,蓬莱仙境在什么地方呢?东方白云缭绕,那里一定是扶桑丛生的乐园。
【集评】 宋·黄升:“东皋子字敏才,戴石屏之先君子,平生好吟,而诗之存者,惟此一篇……与‘人行踯躅红边路,日落秭归啼处山’一联而已。故寿峰谓其一篇足矣,而清彻九皋,益谓石屏方以诗鸣云。”(诗人玉屑下卷引玉林诗话)
【总案】 “诗以道性情,道性之情也。”(王夫之明诗评选)戴敏一生浪迹江湖,生活窘迫,穷困身亡,胸怀大志而不得遇于当时,这种怀才不遇之“性情”在诗歌中鲜明地流露出来,诗人在表露这种内心情结的同时,又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由衷热爱。实际上,诗人处于仕与隐的矛盾之中,他不屑与“无德可称”的富人、权贵为伍,但是内心不遇的苦闷又无法排遣,诗人清高的品节、洁身自好的精神以及对一种理想境界的追求,于诗行之中可见。颔联议论是诗人的人生体验的高度概括。这种人生议论,是宋诗之长,亦是宋诗之短。颈联融情入景,语言精练,最佳。
-
小园斑驳花初发,新乐铮摐教欲成。红萼紫房皆手植,苍头碧玉尽家生。高调管色吹银字,慢拽歌词唱渭城。不饮一杯听一曲,将何安慰老心情? 作品赏析【注释】:不饮一杯听一曲?将何安慰老心情七言律诗《南园试小乐》
-
【4673】边屯文化简明读本(秦正业编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万字,2016年4月第1版,30元)△5部分:①概说边屯文化;②云南边屯文化;③永
-
《古代兵法散文·黄兴文集》原文鉴赏 [原文]在
-
此词咏梅。早春的时候,百花尚未盛开,眼前忽现一丛迎风绽放的梅花,词人欣喜之余,不能不提笔为它高歌一曲。上片略去对梅的形体描写而突出它的含笑多情,“遥相望、含情一笑”,在作者的眼中,梅花赏识作者的才情,懂得他的心思,是真正的“解语花”。下
-
名言: 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 注释: 轻重: 权衡, 指评判作品的价值。 句意: 对作品作价值评判, 要有客观的标准, 不能根据自己的私心和偏见。 出处: 南朝·梁·刘
-
[六·一]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① 。” [六·二] 仲弓问子桑伯子 ② ,子曰:“可也,简 ③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 ④ ,以临其民 ⑤ ,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⑥ ?”子曰:“雍
-
后代文士们途经张良墓,不免会追怀前哲,抒发思古之幽情。卢思道《春夕经行留侯墓诗》,即是其中之一。
-
宋·苏轼2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3,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
这首词,遣字造句,通俗易懂,但其章法艺术却独具一格,曲尽其情。上片起句“旧时心事,说着两眉羞”,开门见山,直说心事,直披胸坎,为全词之纲,以下文字皆由此生发,深得词家起句之法。“旧时”,为此词定下了“回忆”的笔调,“长记得”以下至上片结
-
来福州三天,下了三天雨。 福州的雨和邢台的雨不同,邢台的雨,通常是疾风骤雨,雨下大的时候就像是鞭子的抽打。而福州的雨却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