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作品《子虚上林赋》作者、内容解读和评价
子虚上林赋
赋篇名。又名天子游猎赋,或分为子虚赋、上林赋二篇。西汉司马相如作。关于此赋写作原委,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相如)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居久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关于此篇分合及题目,历来多有不同意见。史记、汉书均将此赋作为一篇收录,梁代萧统文选始分为二篇,以前半题为子虚赋,后半题为上林赋。宋代王观国学林卷七说:“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虽言上林之事,然首尾贯通一意,皆子虚赋也。未尝有上林赋。”清代阎若璩潜丘札记卷五说:“真子虚赋久不传,文选所载,乃天子游猎赋,昭明误分之而标名耳。”。近人高步瀛文选李注义疏引吴汝纶说:“子虚、上林一篇耳。下言‘故空藉此三人为辞’,则亦以为一篇矣。而前文子虚赋乃游梁时作。及见天子,乃为天子游猎赋,疑皆相如自为赋序,设此寓言,非实事焉。杨得意为狗监,及天子读赋,恨不同时,皆假设之词也。”日人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说:“愚按子虚、上林,原是一时作,合则一,分则二。而‘楚使子虚使于齐’,‘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赋名之所由设也。相如使乡人奏其上篇,以求召见耳。”现在一般认为,此赋虽可分为子虚、上林二篇,但内容前后衔接,亦可作为一篇来读。全赋当是相如在原子虚赋的基础上又加构思补缀而成。关于此赋主旨,亦有不同意见。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说:“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讽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今人一般认为,此赋的主观意图是要对帝王贵族的奢侈腐化、挥霍浪费起讽谏作用,然而由于铺写上层社会的享乐生活所占篇幅过大,反而迎合了帝王好大喜功的心理,赋末简单的正面说理被掩盖了,讽谏作用是很微弱的。但它反映了汉帝国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宣扬了大一统思想.也多少表现了一种发扬蹈厉的精神,因而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作品在客观上也暴露了当时帝王贵族骄奢淫逸的生活,对我们今天来说,也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在艺术形式上,此赋结构宏大,辞采富丽,描写场面雄伟壮观,气势波澜壮阔,但过于铺排夸张,臃肿板滞,又多生词僻字,文字艰深,遂成文章病累。此赋是汉代大赋的代表作品,在汉赋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后来的辞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梅尧臣《览翠亭记》 郡城非要冲,无劳送还往;官局非冗委 1 ,无文书迫切。山商征材,巨木腐积,区区规规 2 ,袭不为宴处久矣。始是,太守邵公于后园池旁作亭,春日使州民游邀 3 ,予命之曰共乐。其后别乘
-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出处】唐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三 》 【意思】深邃的江水,幽静的竹林, 几户人家。庭院中大多种植花草,红花与白花相映开放。这是作者在寻 花江畔所见到的
-
是“从思想或印象形成过程中的思维里的直接引述”。这个术语是法国作家大仲马于1845年提出来的。他在《三个火枪手》的续篇《二十年后》中写
-
略论中国人的脸大约人们一遇到不大看惯的东西,总不免以为他古怪。我还记得初看见西洋人的时候,就觉得他脸太白,头发太黄,眼珠太淡,鼻梁
-
京师老吏京师老吏 【原文】 京师盛时,诸司老吏,类多识事体,习[1]典故。翰苑有孔目[2]吏,每学士制草出,必据案细读,疑误辄告。刘
-
轻水所,多秃与瘿人; 重水所, 多与躄人; 甘水所, 多好与美人; 辛水所, 多疽与痤人; 苦水所, 多与伛人,
名言: 轻水所,多秃与瘿人; 重水所, 多与躄人; 甘水所, 多好与美人; 辛水所, 多疽与痤人; 苦水所, 多与伛人, 注释: 瘿(ying): 瘿疾, 为项上生瘤。(zhong): 肿。躄, 不能
-
【注释】:在唐宋时期,以送春感怀为题材的词作相当普遍。其构思立意,大都是抒写男女情思,春去撩入,离愁别恨,或者惜春冶的情景。比如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多谢洛阳人 。”这首春词是用少女眼光中的暮春景象展现她蹙眉惜春的心态。欧阳炯的《三字令
-
〔法国〕 艾吕雅 除了爱你我没有别的愿望 一场风暴占满了谷 一条鱼占满了河 我把你造得像我的孤独一样大 整个世界好让我们躲藏 日日夜夜好让我们互相了解 为了在你眼睛里不再看到别的 只看到我对你的想象
-
南诏红藤杖,西江白首人。时时携步月,处处把寻春。劲健孤茎直,疏圆六节匀。火山生处远,泸水洗来新。粗细才盈手,高低仅过身。天边望乡客,何日拄归秦?
-
铅钝谢贞器,时秀猥见称。岂如白玉仙,方与紫霞升。清诗舞艳雪,孤抱莹玄冰。一枝非所贵,怀书思武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