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唐诗《李凭箜篌引》全文、译文、翻译和点评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唐诗《李凭箜篌引》全文、译文、翻译和点评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1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2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3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4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5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6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7



【释】
1.吴丝;吴地盛产蚕丝,丝质精美,可以做琴弦。蜀桐:蜀中产的桐木,木质优良,是造乐器的好木料。吴丝、蜀桐都是制造乐器的好材料,这里代指乐器箜篌。张:开,指开始弹奏。高秋:深秋。古人以九月为高秋。凝;凝聚。颓:本义为坠落,此是阻滞、堆积的意思。凝云颓不流,谓飘荡的浮云被乐声阻止,凝滞不能流动。列子·汤问篇记载说,古代有个善于歌唱的秦青,当拊节悲歌时,“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这里即化用此意,形容乐声响动,极富吸引力。
2.江娥:指溺死于湘水的帝舜的二妃娥皇、女英。据述异记载:舜南巡死于苍梧,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闻之痛哭,挥泪于竹,竹现斑痕。遂投水而死,成为湘水之神。素女:也是传说中的神女,善鼓瑟,弹奏悲切的音调,抒发哀愁。这里把江妃啼竹、素女鼓瑟等悲凄、哀愁事例和眼前的箜篌演奏联系起来,渲染音乐的感染力。中国:即国中,指京都长安城中。点明弹奏地点,和下文的“十二门”、“动紫皇”等语相关合。箜篌(音konghou):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多弦,有大、小、竖、卧等各种形状。据本文描述的特点,李凭弹奏的为竖箜篌。
3.昆山:即昆仑山,是古代著名的产玉之地。“玉碎”、“凤凰叫”,形容乐声清脆美妙。芙蓉:荷花的别名。“芙蓉泣”、“香兰笑”,形容曲调的幽咽和欢快。按此二句,上句写高弹,下句写低弹。从这两句至篇末,都是写弹奏技巧的高妙,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美妙艺术境界。
4.十二门:据三辅皇图载,唐长安城东、西、南、北每面三门,共十二门。融冷光:是曲调所透出的清冷之气,如一片寒光笼罩了长安城。二十三弦:汉宫中使用的一种箜篌,有二十三根弦,体曲而长,竖抱于怀中双手演奏。此指李凭弹奏的箜篌。紫皇:道教称天上最高的神为太皇、紫皇、玉皇,这里借指最高统治者皇帝。
5.女娲 (音 wa) 补天:女娲是神话中的人类始祖。传说她和伏羲氏共同创造了人类。据淮南子记载,古代共工氏为颛顼所败,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之缺。石破天惊:谓乐声响彻云霄,把补天之石惊破。此是夸张乐声惊动天界。逗:引。逗秋雨,谓由于天石惊破,引出秋雨降落,极言乐声惊天的艺术效果。
6.梦入神山:李凭演奏技艺高超,惊动了仙界,于是在梦中被邀往神山去传授技艺。“梦入”是想象之词,另解以为是听音乐的人沉醉于乐声中所产生的幻觉,仿佛于梦中闻见李凭为神仙演奏,亦可通。神妪 (音yu):即神女,取意于搜神记中好音乐、能弹箜篌的神化人物成夫人。以下三句都是写给神女演奏引响的反响。鱼跳蛟舞:是写江海中的鱼龙闻乐而欢跃。语本于列子·汤问:“瓠巴鼓瑟而鸟舞鱼跃。”
7.吴质:三国时人,与音乐无涉,注家均以为是吴刚之误。神话传说,吴刚因学仙有过失,被罚在月宫砍伐桂树。露脚:义同“雨脚”,指像雨点一般连续下落的露珠。寒兔:指月中之兔。神话传说月宫中有玉兔,此二句说箜篌声吸引了月中的吴刚,直至夜深被寒露打湿,尚自倚树不眠。

【译】
吴丝蜀桐制作的箜篌,
弹奏——
在九月深秋,
空山的流云呵,
顿时——
遏止不走。
那娥皇、女英呵,
斑竹挥泪流,
善鼓瑟的素女呵,
也为之哀愁,
呵! 原来是李凭
在国都长安弹箜篌。
似乎是昆仑山的玉石碎了,
似乎是百鸟之王凤凰高叫,
似乎是芙蓉哭泣出白露,
似乎是馥郁的兰花在笑。
长安城的十二座威武的大门,
被一片寒光笼罩。
李凭手中的二十三根琴弦呵,
感动了天帝、妙音直达九霄。
惊破了女娲补天石,
逗引来秋风飒飒雨萧萧。
神灵漫舞呵,魂梦游遨,
遨游神山呵,为神女指教。
老鱼为之鼓波涛,
瘦蛟为之舞蹈。
月中的吴刚呵,斜倚着桂树,
再也难睡着,
直到——
斜飞的寒露
打湿了凝神倾听的玉兔。

【评】
此诗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813)年间。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李凭是一位以弹箜篌而闻名的艺术家,杨巨源也有听李凭弹箜篌诗:“君王听乐梨园暧,翻到云门第几声。”“引”,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郭茂倩乐府诗集有箜篌引等。
诗人方扶南比较唐诗中描写音乐的几篇名作说,“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概括甚好。
李贺此诗,除首句“吴丝蜀桐张高秋”铺陈箜篌质地之美,点明时令,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点明人物地点及“弹箜篌”的事情,第七句“十二门前”以长安城的现实世界与天上世界对照之外,余皆以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摹写声音之美妙,其中除第二句以秦青拊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的故事外,余皆有神话色彩。其中人物则有舜南巡死于苍梧,为之痛哭而竹现斑痕,遂投水而成女神的娥皇、女英;有善鼓哀瑟,抒发哀愁的神女素女;有炼石补天的女娲;有被罚在月宫中砍伐桂树的吴刚(吴质当为吴刚之误);甚至连宇宙万物之主宰玉皇大帝也在其中,而动物则有昆仑山的“凤凰”、月宫中听呆了的玉兔,还有人间的鱼蛟,但却是“老鱼”、“瘦蛟”;植物则有“泣露”的“芙蓉”、会笑的“香兰”等等。可谓牛鬼蛇神,无奇不有。
在人界、鬼界、天界、仙界之间,诗人展开想象的羽翼:“空山凝云颓不流”,尚为人界;“江娥啼竹”此为仙界;“十二门前”复回人界,“动紫皇”以一“动”字,即腾身于汗漫天国,“女娲炼石”以下,均为天上世界尔!
“石破天惊逗秋雨”,为其中最负盛名者。乐声而能使石破天惊,引逗来滂沱秋雨,艺术效果至极矣!“老鱼跳波瘦蛟舞”亦甚奇特。鱼偏写“老”而蛟专举“瘦”,见出李贺“瑰诡”“诡谲”诗风。
猜你喜欢
  • 趣味语文关于古诗词(关于古诗词的趣味语文故事)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趣味语文关于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古诗词的趣味语文故事,趣味语文古代诗歌中,求趣味古诗词。东晋时的一个冬天,北风呼啸,天气寒冷,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大雪。宰相谢安同侄儿谢朗,侄女谢道韫一块儿赏雪。谢安忽然想考考孩子们的才学,他指着

  • 白居易《新载梅》全诗赏析

    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莫怕长州桃李妒,今年好为使君开。

  • 人君之大患也,莫大于详于小事而略于大道,察于近物而暗于远图。

    名言: 人君之大患也,莫大于详于小事而略于大道,察于近物而暗于远图。 句意: 作为国君, 最大的毛病, 莫过于在小事情上十分仔细周到而忽略了大的原则, 只审察眼前的事而对将来的事情缺乏长远的安排。 出

  • 不食嗟来之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不食嗟来之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注释】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十》。 淮:淮河。 枳:也叫“枸橘”,似橘而味酸苦。 徒:徒然,白白地。 实:果实。 【赏析】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子是有名的智辩之士,齐王派他出使楚国。楚王得知,遂

  • 《古文·与吴质书》鉴赏

    古文·与吴质书 曹丕二月三日,丕白。岁月易得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出处】唐杜甫《 望岳 》。 【意思】山上云气层出叠起,令人心 胸激荡,我极目远望,目送飞鸟归林。 决眦(zī):极力张大眼眶,形容极目远眺 或凝望。决,裂开。眦,眼

  • 《疏影·芭蕉赏析》

    此篇咏的是芭蕉,而寓托的却是怀人之意。词之上片侧重写芭蕉的形貌。先描绘帘外摇动的翠影遮檐,又转写其掩映帘内之人和物,而后再写芭蕉之“芳心”裹泪,暗喻人心之愁聚,最后以空阶夜雨,梦回无眠烘衬愁情。下片侧重写怀人之思。过片承上片结处而来,写

  • 苏轼《南禅长老和诗不已故作六虫篇答之》全诗鉴赏

    凤凰览德辉,远引不待遣。鷾鸸恋庭宇,倏忽来千转。那将坐井蛙,而比谈天衍。蠹鱼著文字,槁死犹遭卷。老牛疲耕作,见月亦妄喘。东坡方三问,南禅已五反。老人但目击,侍者方足茧。最后六虫篇,深寄恨语浅。

  • 《关山月赏析》

    《关山月》是一首较有感染力的抒情诗,引用汉代故事描述了因战事而离别的夫妇间相思之衷情与哀愁。诗人又巧用十五圆月作引子,抒发了内心的深情。此诗虽只有简洁八句四十个字,但写得情景交融,历历在目,呈现出一幅征夫思妇的互念互思的情感相思图。诗人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