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擘”的意思,出处,故事
战国时,齐国有一个隐士叫陈仲子,生在一个世代官僚的家族。他的哥哥有不少土地,非常富有,可是他觉得这是不义之财,不愿与他们生活在一起。这样,他和妻子躲到於陵,他绩麻,妻子漂麻,过着简朴的生活,时人称他为“於陵仲子”,在当地有一定的名声。
有一次,孟子与齐威王的大将匡章谈话。匡章提起了於陵仲子,他反问孟子说:“像陈仲子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廉洁的人吗?他住在於陵,三天吃不上饭,耳朵聋了,眼睛也不好使了,后来吞了在井台上捡到的一颗被虫子吃过的李子,才勉强地活了下来。艰难到了这种地步,还不苟且生活,乞求于人,这难道还不廉洁吗?”
孟子说:“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意思是说,在齐国的读书人中,我一定将陈仲子看作大拇指啊!这是用大拇指作比喻,充分肯定了陈仲子。
接着孟子又指出,像陈仲子这样的人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他也要穿衣吃饭,也要住房,不可能一切全由自己生产供给,所以陈仲子的那种操守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
“巨擘”一词,现在一般用来比喻某一方面地位或成就最高的人。
-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名言: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注释: 炳: 点燃。 句意: 年轻时勤奋好学, 如同刚升起的太阳, 富有希望; 中年时勤奋好学, 如同日中的阳光, 虽强烈,
-
木落骚人已怨秋,不堪平远发诗愁。要看万壑争流处,他日终烦顾虎头。
-
作者: 曹增渝
-
中郎凤一毛,世上独贤豪。弱冠已银印,出身唯宝刀。还家卿月迥,度陇将星高。幕下多相识,边书醉懒操。
-
门柳叶已大,春花今复阑。鬓毛方二色,愁绪日千端。夫子屡新命,鄙夫仍旧官。相思难见面,时展尺书看。
-
澹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侍臣鹄立通明观,一朵红云捧玉皇。薄雪初消野未耕,卖薪买酒看升平。吾君勤俭倡优拙,自是丰年有笑声。老病行穿万马群,九衢人散月纷纷。归来一点残灯在,犹有传柑遗细君。(侍饮楼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填空,内容包括8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填空,八年级上册古诗词填空,8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填空。《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
-
现代短篇小说。吴组缃著。初载1934年1月《文学季刊》创刊号,初收入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7月版《西柳集》。小说以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的急剧破产为背景,描写拥有二千户人家的宋氏家族代表的一次宗祠集会,展现
-
《梅花·和秦太虚梅花》咏梅花诗鉴赏 苏轼西湖
-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2〕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3〕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4〕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5〕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