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典故“蓝田玉”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蓝田玉
【出典】 后汉书卷四○上班固传载西都赋:“其阳则崇山隐天,幽林穹谷,陆海珍藏,蓝田美玉……杜滨其足”。唐·李贤注:“范子计然曰:‘玉出蓝田。’”
【释义】 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县东,骊山之南阜,产美玉。后因用为咏美玉的典故。
【例句】 ①楚畹飞香兰结佩,蓝田生暖玉连环。(朱敦儒浣溪沙·季钦拥双妙丽,使来求长短句,为赋863)这里用“蓝田玉”称美季钦的美妾身上所佩的玉。②阻琼瑶、不舞蓝田,但有蟾华铺地。(曹勋锦标归·待雪1219)这里将晶莹洁白的雪比为蓝田美玉。③蓝田玉种,为我酬清供。(魏了翁清平乐·即席和李参政壁白笑花2376)这里将白笑花比美为蓝田所生之玉。④似仙子御风,来从姑射;地灵献宝,产向蓝田。(刘克庄风流子·白莲2623)这里将洁莹的白莲花比为蓝田美玉。⑤昨夜蓝田采玉游,向阳瑶草带花收。(张炎浣溪沙·写墨水仙二纸寄曾心传,并题其上3509)这里不说墨水仙是自己画的,而说是夜梦游蓝田采回的瑶草仙葩,是为了烘托画面的神秘浪漫气氛,并赋予画中之花以非凡的品格。
-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
名言: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
迎气当春至,承恩喜雪来。润从河汉下,花逼艳阳开。不睹丰年瑞,焉知燮理才。撒盐如可拟,愿糁和羹梅。
-
苏轼这篇六百多字的小文章,围绕着范增何时该离开项羽,确实写得是“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随意挥洒而又四处伏笔。在自问自答的假设中,否定了自己提出范增应于鸿门宴离开项羽的假设,但不急于提出“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离开的观点,只是在一抑一扬之中层层推进,让人看得是透透彻彻,十分“尽意”。
-
《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 〔2〕 ,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 〔3〕 ,及近日夷图、夷语 〔4〕 ,钩稽贯串 〔5〕 ,创榛辟莽,前驱先路。 〔6〕 大都
-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
-
闲适清欢昨天通知,停水停电一天。于是乎,晚饭后把桶呀、锅呀、盆呀、水瓶呀都盛满了水。安然地等待第二天。早晨慵懒地起床,轻轻地按下灯
-
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 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 李商隐今存二百五十余首绝句,而以咏史为题材的,无论是数量与质量都占有突出的地位,传世佳作甚多。他的咏史绝句有“寄托深而措辞婉”(叶燮
-
【原题】:刘子澄约游汉阳郎官湖子澄风雨中绝江先去余泊舟黄鹤楼下风大不可进因成七言为寄
-
由画溪经三箬入合溪余怀 画舫随风入画溪,秋高天阔五峰低。 绿萝僧院孤烟外,红树人家小阁西。 箬水长清鱼可数,篁山将尽鸟空啼。 桃源仿佛无寻处,枫叶纷纷路欲迷。 岭南诗人在明代诗坛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他们
-
秋天是从家乡一朵金黄色的南瓜花处抵达人间的。立秋时节,南瓜被做成美食。香气,押韵般平仄而來,将秋天诗意的装点。白底蓝花小碗里的一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