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海大鱼》全文和鉴赏
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 臣请烹!” 靖郭君因见之。
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
君曰:“客,有于此!”
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
君曰:“亡, 更言之。”
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 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奚以薛为?夫(应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
君曰:“善!”乃辍城薛。
——战国策·齐策一
靖郭君要在自己的封地薛筑城,这在政治上是一种极大的失策。然而他又十分执拗,下令不准门客劝阻。在大多数劝说者失败的情况下,这个门客用“海大鱼”的故事进行讽喻,居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个门客其所以取得成功,主要是他讲求进言的艺术,在策略上高人一筹。他先设置悬念,用“我只说三个字,多说一个字,宁可被煮死”的危言,利用常人的好奇心理,出其不意,使自己获得进谏的机会。继而采用步步进逼的办法,诱使对方上钩,跟着自己的意图转。这个门客说完“海大鱼”三个字,果真掉头就跑。靖郭君的心已被门客紧紧揪住,他迫不急待地要求门客留下来并接着说下去。这时,靖郭君拒谏的防线早已雪融冰释, 门客也牢牢地入居了主动地位。最后。这个门客用大鱼在海中“网不能止,钩不能牵”, 自由有力量,一旦离开海水,搁浅沙滩,就连小小的蝼蚁也得而欺之作比喻,指出靖郭君在薛地筑城是愚蠢的。至此,劝谏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这个门客征服靖郭君的方法实在是高明的。
这则寓言本是门客为劝说靖郭君而打的比方,但它也反映了战国时代游说之士的险恶处境。战国时期,各国统治阶级大量罗致人才,养士之风盛行一时。赵平原君、齐孟尝君、魏信陵君、楚春申君,门下食客均号称三千。当时有一批士,专门研究各国的形势和相互关系,朝秦暮楚,纵横捭阖,一策得用便平步青云,一言失当也可能丢失性命。因此,士是十分考究斗争策略的。这则寓言还有更深一层的寓意:门客说得好,齐国好比是靖郭君的水。有齐国的庇护(“阴”,通荫,保护),就用不着在薛地筑城;如果没有齐国,即使把薛城加高到天上去,也是没有用处的。这就形象地阐明了局部与全局、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无论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之中,都有不少的正反两个方面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哲理。有的人抛开集体的利益和民族的利益而追求个人的安全与幸福,甚至牺牲或背叛集体利益与民族利益,往往祸国殃民, 自己也身败名裂;有的人为集体和民族而努力奋斗,贡献出毕生精力,化小我为大我,则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寓言的手法有晓喻与隐藏的对立,“晓”是为了把不易明白的道理说明白,“隐”是为了故意把真意隐藏起来以避免招祸。这种对立常常相反相成,殊途同归。本则寓言是一个典型例证。
-
重阳过後,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 作品赏析【注释】:此词咏木芙蓉。秋风萧瑟,落叶纷纷,而芙蓉花却独自开得分外
-
【名句】和丸教子 ① ,仲郢母之贤;戏彩娱亲 ② ,老莱子之孝。 【注释】①和丸教子:唐柳仲郢的母亲为使儿子成材,制作熊胆丸让他夜里咀咽以提神。②戏彩娱亲:春秋时老莱子年近七十,父母健在,他常穿五彩衣
-
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的诗歌
-
秦始皇时民歌 作者: 贾笃岐 【本书体例】
-
《春艾青》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春天了 龙华的桃花开了 在那些夜间开了 在那些血斑点点的夜间 那些夜是没有星光的 那些夜是刮着风的 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 而这古老的土地呀 随时都像一只饥渴的野兽 舐吮着年
-
巷子里走出沂蒙母亲埋伏着八路,也容留过国军赶走了进村的鬼子巷子敞开,一个女人从连环画里一幅一幅走出,和山峦一起连绵的步子,笃定,沉
-
自问有何惆怅事,寺门临入却迟回。李家哭泣元家病,柿叶红时独自来。
-
柳子厚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
-
【名句】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注释与译文]这是赞美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作的,两句的意思是:陶诗语言平淡自然,万古常新;尽去雕琢浮华之气,显出真实淳朴的风格。作者称赞陶诗清新自然,不事雕饰
-
卦名“既济”表示已经渡过了河,此卦大部分爻辞也是讲渡河之事。用渡河比喻一事的完成与后人以渡海比喻人生历程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