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黑夜 [西班牙]圣胡安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
心中燃烧着爱情。
呵,我悄悄地离开
宁静的住宅,
这是多么幸运!
世界一片漆黑,
寂静在四处蔓延,
我乔装打扮,
离开了宁静的住宅。
这是多么幸运!
在这幸运的夜晚,
没有人看见我的踪影。
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
唯有热恋的心
牵着我的脚跟。
爱情的火焰
赛过正午的阳光,
她照耀着我,
让我来到渴望的地方,
他在那里把我等候。
呵,幸运的夜!
呵,胜过黎明的黑暗!
呵,渴望的夜晚,
将热恋的情人拥抱,
少女在情人怀里更加窈窕!
在一春心荡漾的胸膛,
已经为你敞开。
它只因为你敞开,
任你温柔地睡,
任你贪婪地吻。
我抚摩着你的头发
凉风儿穿过柏林,
刺透了我的脖颈,
我浑身酥麻,
仿佛心儿停止了跳动。
忘却自己,
我凝望着情人,
把真实奉送。
一切都已静止,
把谨慎埋进百合。
灵魂升华的最高境界便是与上帝结合。
(吴为译)
【赏析】
圣胡安·德·拉·克鲁斯是西班牙“黄金世纪”神秘主义诗歌的最杰出代表。他创作了大量具有宗教色彩的抒情诗和赞美诗,其中最著名的诗有心灵的黑夜、赞美诗——灵魂和丈夫的对话和抒情诗集热恋的火焰,这三部作品相互关联: 心灵的黑夜描述灵魂如何逃离感官的牢笼,来到上帝身边,精神赞美诗表现了心灵与上帝会合的神秘过程,而热恋的火焰则是灵魂与上帝结合后的终极幸福和永恒狂欢。
心灵的黑夜是一首饱含宗教情感的抒情诗,用爱情诗的形式来传达诗人的宗教情感和体验,用充满世俗精神的爱情故事来抒写灵魂与上帝的默契和神交,在爱情的背后寻找灵魂的真谛。
神秘的个人化的宗教情感,通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虽然这首神秘主义诗作表现的是灵魂与上帝交感的主题,但高超的诗人却在诗中充分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等技巧,让诗中的“情人”(爱人)变成可触碰的现实中人,使他神秘的宗教情感变得可感可知,让一切神圣和神秘尽在单纯和自然的意象之中,使得诗人对宗教情感的表白达到高潮。
在诗中,圣胡安把人类的灵魂比作虔诚的少女,把神圣的上帝比作等待少女的情郎,用情人的幽会来象征灵魂与上帝的接触。诗描述灵魂如何潜逃出感官的束缚来与上帝会合,在诗人看来,这是灵魂可以企及的“最高境界”。于是,上帝的存在通过“爱人”这一形象得到自然生动的展现,而神秘的寓意则借助朴素、形象的象征得以抵达读者的心灵深处。
诗人采用传统歌谣的抒情方式,赋予自然意象以深刻的宗教寓意。其中最具典型性的是“黑夜”这一意象。灵魂选定在漆黑的夜晚离开这“宁静的住宅”,黑夜是神秘、宁静的象征,但同时又无比纯净,在这样的黑夜中,灵魂也被纯净的黑夜所浸染,怀着一颗纯洁而虔诚的心开始了寻找上帝之旅。诗人在诗中反复吟诵“漆黑的夜晚”、“宁静的住宅”、“幸运的夜晚”,即是用纯净的黑夜来映衬了纯净的内心,给诗增添了一种纯洁静谧的基调,使读者体会到诗人如钻石般不染纤尘的精神世界。
此外,诗人还在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表达其强烈而又神秘的宗教情怀。灵魂之心虽然如黑夜般纯洁,但同时又如烈焰般炽热,灵魂对上帝的渴望比正午的阳光还要强烈,而伟大仁慈的上帝则在光的源头把灵魂等待和引领。“幸运的夜”胜过“黎明的黑暗”,而“爱情的火焰”又胜过“漆黑的夜晚”,这种不断超越的意象道出了灵魂在飞升的过程中所享受到的巨大的欢愉和幸福,也道出了上帝的宽广博大的胸怀。最后,诗人又将少女见到情人时积蓄已久、喷薄而出的炽热爱恋写得栩栩如生,来象征虔诚的灵魂与上帝契合的过程和个人体验。只有灵魂毫无保留地献出对于上帝的全部信仰,“忘却自己,我凝望着情人,把真实奉送”,方能达到“灵魂升华的最高境界便是与上帝结合”。
倘若没有最后的说明,任何人都会把这首诗当作类似破晓歌性质的骑士抒情诗,而这恰恰是圣胡安的高明之处: 用最纯净、最自然的爱情表现神圣,用最简单、最朴素的形象宣达最深刻的寓意,使他的诗艺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
圣胡安·德·拉·克鲁斯的诗作像金子一样纯净、耀眼,因神秘而显得空灵,因美好而洋溢着真诚,将我们领进了神秘主义诗歌的最高殿堂。在他如雅歌般清新流畅的诗歌中,我们看到的是自然和神性合一的纯洁心灵,是企望通过修炼直至与上帝同在的炽烈的宗教情怀。
(张娜)
-
《人情却似飞絮,悠扬便逐春风去.》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人情却似飞絮,悠扬便逐春风去。》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惜誓》者,不知誰所作也。或曰贾谊,疑不能明也。惜者,哀也。誓者,信也,约也。言哀惜怀王,与己信约,而复背之也。古者君臣将共为治,必以信誓相约,然后言乃从而身以亲也。盖刺怀王有始而无終也。
-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
【名句】往见泰山乔岳 ① ,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
-
托·史·艾略特*的一部四部曲诗。汇编于1944年。西方评论界认为这一四部曲是艾略特的代表作,是他诗歌创作的顶峰。 第1部《烧毁了的诺顿》
-
作者: 张俊山
-
通简卷三通简卷三 【原文】 世本无事,庸人自扰。唯通则简,冰消日皎。集《通简》。 【译文】 世上本来没什么烦恼的事情,只是
-
【原题】: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一皇帝南郊前一日朝饗太庙奏理安曲迎神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学习的长一些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学习的长古诗,有关学习的长诗词,关于学习的古诗。1.《四时读书乐 冬》元 翁森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
-
中国人的对付鬼神,凶恶的是奉承,如瘟神和火神之类,老实一点的就要欺侮,例如对于土地或灶君。待遇皇帝也有类似的意思。君民本是同一民族,乱世时“成则为王败则为贼”,平常是一个照例做皇帝,许多个照例做平民;
-
5月27日 闽西坑口事变发生 : 闽西苏区“肃反”运动中,发生了一部分红军指战员被迫进行反抗的事件。当时,杭武县第三区(现属上杭县溪口乡、太拨乡)在肃清“社会民主党”运动中,区委书记何登南、县直属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