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岘《西塞山下回舟作》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陶岘
西塞山下回舟作
匡庐旧业是谁主?吴越新居安此生。
白发数茎归未得,青山一望计还成。
鸦翻枫叶夕阳动,鹭立芦花秋水明。
从此舍舟何所诣,酒旗歌扇正相迎。
作者简介陶岘,东晋诗人陶渊明后裔。玄宗开元(713—742年)中,家于昆山(今江苏昆山),常与孟彦深、孟云卿、焦遂三人乘舟出游,逢山泉则必穷其景物,吴越之士谓之“水仙”。
题解西塞山在今湖北黄石市东,临江兀立,风景优美。回舟,登山饮酒后回船。
简析作者的兴趣一如先祖,喜爱山水诗酒,“鸦翻枫叶夕阳动,鹭立芦花秋水明”二句既点明了写诗的时间,又描写了鸦、鹭、枫叶、芦花等代表之物。“匡庐旧业是谁主”,“青山一望计还成”二句更抒发对祖业易主的感慨,使该诗多了一层今昔之叹。
-
庄子曰:“至仁无亲。”(《庄子·天运》) 【译文】 至高无上的仁爱,无所谓亲近。 【感悟】 至仁无亲、公而不偏。平等地关爱一切,大爱无私。庄子的这句话近似于西方基督教伦理文化所倡导的“博爱、平等”。当
-
咏史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作者简介】 高适(701~765年),汉族,唐代边塞诗人,字达夫、仲
-
古堤老柳藏春烟,桃花水下清明前。江南太守见之笑,击鼓插旗催解船。侍中令德宜有後,学士清才方少年。文章秀粹得家法,笔画点缀多余妍。藏书万卷复强记,故事累朝能口传。来居侍从乃其职,远置州郡谁谓然。交游一时
-
萧华四渡赤水出奇兵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
-
且说北平太守公孙瓒,统领精兵一万五千,路经德州平原县。正行之间,遥见桑树丛中,一面黄旗,数骑来迎。瓒视之,乃刘玄德也。瓒问曰:“贤弟何故在此?”玄德曰:“旧日蒙兄保备为平原县令,今闻大军过此,特来奉候
-
虎头盘绶贵垂绅,青组名郎领郡频。画鵧千艘随下濑,听鸡五鼓送行人。楚波漾楫萍如日,淮月开舲蚌有津。千里壶浆民咏溢,樯乌旟隼下汀苹。
-
国学名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出处和解释
【名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语出宋代欧阳修《六一诗话》。诗人必须把难以描摹的景物和情思,化为既生动而又含蓄的诗的语言,景物要写得令人有“如在目前”的感觉,含意要能引起读者的积极遐想
-
根据“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的原文和鉴赏 - 可可诗词网”的介绍,这本小说是一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与社会风貌的作品。故事以茶馆为背景,描绘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文章揭示了茶馆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并赞扬了茶馆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这本小说,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风尚,还可以领略到作者对人性、生活和命运的深刻思考。这部小说在文学价值和历史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并且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
国学名句“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食;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出处和解释
【名句】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食;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 语出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七。春天种下桃树和李树,夏天能在树下乘凉,秋天能摘取果实吃;春天种下蒺藜,夏天不能采摘它的叶子,
-
这是一首表达词人决心远离名利场而隐居的思想感情的词。当时作者因受专横恣肆的丁大全的排挤而被罢官,于是乘一叶扁舟,准备归返故里南康军(今江西星子)。在归途中,作者触景生情,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喜迁莺》,回顾了他往日的宦海生涯。上片起句“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