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咏怀(其二十六)·庾信 》原文与赏析
庾信
萧条亭障远, 凄惨风尘多。关门临白狄, 城影入黄河。秋风苏武别, 寒水送荆轲。谁言气盖世, 晨起帐中歌。
这首诗是“言己入长安之后,即景伤怀,若李陵之长绝,荆卿之不还。又伤江陵之亡,同于垓下也。”(倪璠庾子山集注)这话说得很确切。
前四句写景,诗人在长安城头,极目远望,只见亭堠堡障,迤逦远去,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象;这一路寇警迭起,戎马奔驰,风尘飞扬,一副战乱气氛,令人心惊。长安关门之外,就是白狄(少数民族狄之一支)所据之地,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乘机骚扰,边境亦不得安宁。巍峨的长安城倒影在黄河之中(其实是黄河支流渭河),显得动荡不宁。反正透过诗人的三棱镜,所见景物无不抹上他自己的感情色彩。
第二节四句,是由景物引起的联想。先想到李陵别苏武的事,苏武在匈奴十九年,始终持节牧羊,其志不变,李陵在苏武归汉之时说:“异域之人,一别长绝。”而今我不正如李陵一样,羁留北国,永不得归了吗?李陵之痛,我亦身受。再想到荆轲,燕太子丹易水饯别时,曾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年萧绎别我于江陵,托我以重任,谁知竟成永诀,君臣之情,能不眷眷!荆轲杀身以酬知遇之恩,而我却屈身事敌,令人汗颜。当年我奔江陵,投萧绎,是因为他尚有复国的雄心,我亦同之。谁知竟与项羽一样,一败涂地。项羽被汉军围于垓下,在四面楚歌之中,“夜起,饮帐中……乃悲歌慷慨, 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其实象项王那样,英雄盖世,亦不免自刎乌江,何况小小偏于一隅的萧氏小朝廷,又当内乱之后, 自然挡不住拓跋氏之劲旅。“天之亡我”,无可奈何!
这首诗即景生情,因情系事,借典故抒发长为绝域之人,望风怀乡,能不依依之情,恋念故国,悲从中来之意。对自己身世的感伤和对祖国、家乡的忆念水乳般的融为一体。
-
首句,“十年无梦得还家”,指抗元兵败的十年间从未还家。这里不说“未还家”,却说“无梦得还家”,简直连还家的梦也不曾有过,可见其决绝之情。另方面,古代前朝的遗民,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总是逃入深山以表示不臣服新朝政权。他的“无梦得还家”,正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上一句:“风吹草低见牛羊。”
下一句:“天地合一乐无穷。”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此句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描写景物的诗句。意思是星星犹如挂在广阔的平原上,月亮像是冲刷着奔腾的大江流。表达了杜甫对自然景物的壮丽和奇妙之处的赞美之情。
【诗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出处】唐·杜甫《旅夜书怀》。【意思】星星垂挂在夜幕 -
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裳裾。 ① 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 ② 朝登津梁上,褰裳望所思。 ③ 安得抱柱信,皎日以为期。 ④ 【注释】 ①穆穆:柔和。裾:衣裳的前后下半部分。②条风:即调风,立春时的东北风。
-
郑燮啬彼丰兹信不移,我于困顿已无辞;束狂入世犹嫌放,学拙论文尚厌奇。看月不妨人去尽
-
戚氏柳永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②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 ③ 之所如,凌万顷之茫
-
全师雄兵变是北宋初期的士兵兵变。全师雄是成都人,官至文州(今甘肃文县)刺史。965年,宋平后蜀,王全斌治军不严,嗜杀好贪。3月,后蜀降宋的军队在被迁往首都开封的途中,途径绵阳时又起兵反宋,推举原蜀将全
-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
名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木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字子
-
水绕袁城楼,山围戏马台。古来豪杰地,千载有余哀。隆准飞上天,重瞳亦成灰。白门下吕布,大星陨临淮。尚想刘德舆,置酒此徘徊。尔来苦寂寞,废圃多苍苔。河从百步响,山到九里回。山水自相激,夜声转风雷。荡荡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