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巴南舟中思陆浑别业》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岑参
巴南舟中思陆浑别业
泸水南州远,巴山北客稀。
岭云撩乱起,谿鹭等闲飞。
镜里愁衰鬓,舟中换旅衣。
梦魂知忆处,无夜不先归。
作者简介岑参(715?—770年),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南阳人,后徙居湖北江陵。玄宗天宝三年(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代宗时,曾官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岑参工诗,尤长于七言歌行,边塞诗佳作甚多。诗歌风格与高适相近,时并称“高岑”。今有岑嘉州集七卷存世。
题解巴南即今川南。陆浑在今河南洛阳,风景优美,是唐代文人、官吏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可能岑参在那里建有别墅。这首诗是诗人任嘉州刺史时,为怀念故乡、故友而作。
简析这首诗描写诗人孤身乘舟漂泊在僻远的泸水上,见到的都是陌生、荒僻的巴南风土人情。自己因年老而鬓发渐白,夜夜魂牵梦绕的是陆浑的家中。表达了他对昔日生活的缅怀之情。全诗情感沉郁,融情于景。
-
【大圣乐】村落无人要厮笑,这愁闷有谁知道。闲来徐步,桑麻径里,独自烦恼。 【叨叨令】 贫则虽贪,每恁地娇,这两眉儿扫。有时暗忆妾爹娘,珠泪堕、润湿芳容,甚人知道?妾又无人要。兼自执卓做人,除非是苦怀抱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出处】唐杜牧《 泊秦淮 》 【译文】 秋夜,秦淮河寒水澹荡,暮霭象轻纱笼罩在河上。两岸的皑皑白沙不见了,只见铺洒沙上的皎浩月
-
月露发光彩,此时方见秋。夜凉金气应,天静火星流。蛩响偏依井,萤飞直过楼。相知尽白首,清景复追游。
-
东君意浅著寒梅,千朵深红未暇裁。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论时节遣花开。
-
安徒生 (叶君健 译) 在海的远外,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的花瓣,同时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然而它又是那么深,深得任何锚链都达不到底。要想从海底一直达到水面,必须有许多许多教堂尖塔,一个接
-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是一首哲理诗。对其内涵主旨,则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诗的意象反映了矛盾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揭示了大千世界万事
-
余阙吕公亭鄂渚江汉会,兹亭宅其幽。我来窥石镜,兼得眺芳洲。远岫云中没,春江雨外流。何如乘白鹤,吹笛过南楼。作者简介余阙(1303—13
-
庠序学校,是三代教民之法。|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庠序学校,是三代教民之法。》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原题】:将作监栽竹徐直翁清叟俾予书植贤亭三大字以诗见贻
-
名言: 君子志于泽天下,小人志于荣其身。 句意: 君子的志向是让天下人得到恩惠, 小人的志向是使自身得到荣耀。 出处: 宋·刘炎《迩言》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