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剧曲之《张协状元》赏析
【叨叨令】 贫则虽贪,每恁地娇,这两眉儿扫。有时暗忆妾爹娘,珠泪堕、润湿芳容,甚人知道?妾又无人要。兼自执卓做人,除非是苦怀抱。妾又无倚靠。付分缘与人缉麻,夜间独自,宿在古庙。
【同前】 几番焦燥,命直不好,埋冤知是几宵。受千般愁闷,万种寂寥,虚度奴年少。每甘分粗衣布裙,寻思另般格调。若要奴家好,遇得一个意中人,共作结发,夫妻谐老。
张协状元 收见 永乐大典 卷一三九九一。卷首题“九山书会编撰”。“九山”,南戏发源地温州地名,温州府志 (卷七) 等史籍及古代诗文作品中都曾有记载。钱南扬在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 一书的注文中说: “九山,永嘉地名,至今犹存,书会盖即以所在地为名。” 日本学者岩城秀夫也提到: “所谓九山书会,就等于温州书会、永嘉书会。” 存本 张协状元 是该剧流传过程中的一个改编本,剧作者应是 “九山书会” 才人。张协状元 的产生时代,学术界说法不一。从各方面情况推断,其编定年代应当在南宋中期,“温州杂剧” 形成约百年之后。现存剧本呈现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早期形态。
王贫女自幼父母双亡,无依无靠,在五鸡山依破败古庙为家。她自尊自强,信奉 “勤苦强似去求人”,“白日三餐,勤苦村庄机织,得人知重” (第六出语),远村农民李大公一家就常常来赒济她。她 “贫则贫”,却出落得蛾眉淡扫,姿容娇媚。随着年岁日长,也有了深深的愁闷。
她白天 “付分缘与人缉麻,夜间独自,宿在古庙”,形单影只,有无限的惆怅。在这荒僻野庙,没有一亲半眷可以依靠; 没有至亲好友来相邀同乐,倾诉衷肠。人家的儿女正在父母膝下承欢,父母会来关心女儿的前途,安排她的婚姻大事,而贫女却至今未有人来提婚论嫁。
尽管如此,仍要 “执卓做人”,在贫贱生活中洁身自好,坚忍自强。她虽然埋怨命运不好,但仍保持着希望,和所有同年的少女一样有个心愿: “遇得一个意中人,共作结发,夫妻谐老。” 为此,她 “甘分粗衣布裙”,因为那也会有一种欢乐在其中。这难道不是一个最起码的要求吗?这不是合情合理的要求吗?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却看到纯洁、善良的她不幸受到张协的欺骗,欺侮,甚至打骂、剑劈伤身。这是多么惨痛的事实! 王贫女的遭遇正是那时无数下层贫苦妇女悲惨命运的写照。对比王贫女,那忘恩负义,极端自私的势利小人张协,当然应受到观众的唾骂和不齿。
南戏中多有男子发迹变泰而负心婚变的故事题材,张协状元 就是这样一部戏文。这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一部南戏剧本,它也记录了南戏早期的形态: 剧内主人公一般都是下层人民,因此,曲文较简单,基本上是口语,曲牌联套也较简单短小。像这三支曲子就是王贫女初次出场所唱的一套曲子,纯用南曲,可以清楚地看出,它的 【叨叨令】 和北曲 【叨叨令】 格式完全不同。这些都是早期南曲的现象,因而,张协状元 在戏剧史上亦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
-
鸾鸟又称“青鸾”,是传说中凤凰一类的吉祥仙禽。 鸾和凤凰一样都为传说中的神鸟,是吉祥美好的象征。 与凤一样,鸾既为吉祥瑞鸟,自然也为封建神学政治所利用,“鸾凤见”是王道仁政的体现。《尚书》中载:“周公
-
高处敞招提,虚空讵有倪。坐看南陌骑,下听秦城鸡。眇眇孤烟起,芊芊远树齐。青山万井外,落日五陵西。眼界今无染,心空安可迷。
-
【3825】决战大数据(升级版):大数据的关键思考(车品觉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 8万字,2016年4月第1版,56 9元)△共三部分(15章):①
-
山吐晴岚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黄。但知莫作江西意,风景何曾异帝乡?
-
三清洞里无端别,又拂尘衣欲卧云。看著挂冠迷处所,北山萝月在《移文》。
-
清人 作者: 牛成孝 【本书体例】
-
【原题】:西征舣舟肖洲投宿野漏下数刻主媪为作粥与同行一饱成诗
-
【原题】:陈杰荆州之役伯文实约予闻其没官怆甚不寐遂成诗
-
昔我尝陪醉翁醉,今君但吟诗老诗。清诗咀嚼那得饱,瘦竹潇洒令人饥。试问凤凰饥食竹,何如驽马肥苜蓿。知君忍饥空诵诗,口颊澜翻如布谷。
-
光之色 当塞尚把苹果画成蓝色以后,大家对颜色突然开始有了奇异的视野,更不要说马蒂斯蓝色的向日葵,毕卡索鲜红色的人体,夏卡尔绿色的脸了。 艺术家们都在追求绝对的真实,其实这种绝对往往不是一种常态。 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