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旧卒·张乔》原文与赏析
张乔
少年随将讨河湟, 头白时清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 独吹边曲向残阳。
张乔,池州(今安徽贵池县)人。咸通十二年(871)进士,后与伍乔等终隐九华山。他的绝句笔致秀逸, 音节优美,有张乔诗集,全唐诗编存其诗二卷。
这首绝句写一个老兵经过一生征战,得以还乡时的感慨。“少年随将讨河湟, 头白时清返故乡。”“少年”到“头白”,他从少壮到年老,都在河湟前线服役。河湟,指黄河、湟水, 也就是河西、陇右地区。这儿曾长期为吐藩所据,大中五年(851)为张义潮收复。由于这儿长期沦于敌手,司空图河湟有感:“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汉儿学得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征讨河湟地区的吐藩就成了紧迫的又是长期的任务。诗中写的老兵随“将”的将,即张义潮。经过艰苦奋战,总算盼到了“时清”。这一个“清”字,包含着多长时间的折磨,多少的苦难哟!诗人以“少年”和“头白”对举,以“清”字垫中,具有极强的概括力。
“时清返故乡”是老兵梦寐以求的事,朝战暮斗, 日思夜想的就是这一天。这一天终于来到,理应高唱凯歌,欢欣鼓舞地归返故乡,可是他乐不起来,因为“十万汉军零落尽”。十万之众多牺牲了,自己是幸存者,“独吹边曲向残阳”,残阳如血,歌唱如泣,老卒岂不要慨叹“一将功成万骨枯”!
通常所见的征夫怨诗,多述个人的悲苦之情,而此诗中老兵已超越了个人的身世之感,念及十万同袍的遭遇, 其思想境界颇为开阔,这和诗人张乔的恤民厌战思想是相关的。张乔的宴边将就写“一曲梁州金石清,边风萧飒动江城。座中有老沙场客,横笛休吹塞上声。”诗悲悯征人为“将”卖命, 一贯如此。诗人的反对苛政、无义之战思想, 也是一以贯之的。
-
元戏剧《无名氏》鉴赏 《渔樵记》全名《朱太守
-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两龙不并跃,五纬与天同。楚灭无英图,汉兴有成功。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伊昔临广武,连兵决雌雄。分我一杯
-
敦煌文献,是指藏在敦煌千佛洞石室中有关唐朝和五代时期所写的大量文献资料(有少量木刻本)。其中绝大部分为汉文手卷,此外,尚有少量少数民族文字资料。敦煌文献的发现(发现于公元1899年,在此以前,石室长期
-
岳阳楼记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 【题解】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从小读书刻苦,志向远大。不过出仕后一直
-
梅妃,姓江氏,莆田人。父仲逊,世为医。妃年九岁, 能诵《二南》,语父曰:“我虽女子,期以此为志。”父奇之,名之曰采蘋。开元中,高力士使闽、粤,妃笄矣。见其少丽,选归,侍明皇,大见宠幸。长安大内、 大明
-
呜咽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停不用凭阑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论语·里仁》,重道立德类名言句子
-
[汉]民歌 孤儿生,孤子遇生,命独当苦。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头多虮虱,面目多尘。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
-
含顿字古诗词(帮我寻找古诗词曲书中含有带顿斯德亿四个字的话)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含顿字古诗词,内容包括帮我寻找古诗、词、曲、书中含有带“顿、斯、德、亿、”四个字的话,含顿的四字成语,包含餐字的古诗词。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
-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出处】唐杜牧《 赠别二首其一 》。 【意思1】春风中走过扬州的十里长 街,把沿街歌楼舞榭的珠帘卷起来,觉得里面的那些佳丽总不如你漂亮动人。后 用来表达一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