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
【题 解】
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因作朋党论等文为范仲淹等人的政治改革辩护,被保守派罗织罪名,贬为滁州太守。这篇游记写于他到滁州上任的第二年。这一篇政治上失意却仍然行乐的作品,不仅婉转地表达了他在滁州为政的政绩,也表达了被贬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前人说它“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本文通过生动描写醉翁亭优美的环境及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勾勒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风俗画,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以及纵情山水以排遣由于被贬官而造成的抑郁之情。
本文以“醉”与“乐”二字提挈全篇,“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所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乐”。作者先写醉翁亭的位置、四周优美的环境以及命名的由来,在第一段的最后引出“乐”,即“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山水之乐”。然后描绘了山间景物朝暮四时不同的变化,说明各种景物都有其乐,“乐亦无穷”,进一步写“乐”。接着作者浓墨重彩地记叙了滁州人游山之乐以及作者的酣宴之乐,这是全文“乐”的高潮。最后在归途中推究“乐”的来源:禽鸟乐而返林,而不知人之乐;人又不知太守之乐其乐。文章到此收笔,让人回味作者之乐,由此含蓄地道出“与民同乐”的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
文章向读者展现了一幅色彩明丽多变的风景画和风俗画。作者时而写山色,时而写水流,时而写人声,既有全景、近景,又有组景、变景,看似杂乱,其实却不脱离“乐”字。作者寓乐于景,由景生情,情景交融,使人不觉有抒情而抒了情,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文章在语言运用上很有特色。第一,是语言高度概括,含义丰富。如“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等寓意丰富,成为后世广为流传的千古佳句。第二,文中成功地使用了21个“也”字,构成回环往复之势,一唱三咏,形成了一种类似韵文的形式,与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谐一致。“也”字不仅有区分层次的作用,而且含有感情色彩和音韵美。另外,文中共用25个虚词“而”,或表修辞,或表承接,或表转折,或表并列,使文章富于变化,流畅优美。第三,本文语言骈散结合,抑扬顿挫,音调铿锵,音乐感、节奏感极强,宜于朗诵,为历代山水游记中的精美佳作。
-
天将阴,鸣鸠逐妇鸣中林,鸠妇怒啼无好音。天雨止,鸠呼妇归鸣且喜,妇不亟归呼不已。逐之其去恨不早,呼不肯来固其理。吾老病骨知阴晴,每愁天阴闻此声。日长思睡不可得,遭尔聒聒何时停。众鸟笑鸣鸠,尔拙固无匹。
-
清·黎简岁华殂落心百忧, 北风吹日西海头。死人待欲梦相语, 我自不睡魂魄阻。魂兮倘
-
衣裘不单薄,车马不羸弱。蔼蔼三月天,闲行亦不恶。寿安流水馆,硖石青山郭。官道柳阴阴,行宫花漠漠。常闻俗间语,有钱在处乐。我虽非富人,亦不苦寂寞。家僮解弦管,骑从携杯杓。时向春风前,歇鞍开一酌。
-
苻坚破荆州,止获一人半。中郎老不遇,但喜识元叹。我今独何幸,文字厌奇玩。又得天下才,相従百忧散。阴求我辈人,规作林泉伴。宁当待垂老,仓卒收一旦。不见梁伯鸾,空对孟光案。才难不其然,妇女厕周乱。世岂无作
-
根据可可诗词网关于“不诚无物”的注释、译文和感悟,不诚实的人无法被信任,而信任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诚实是价值观,也是品德,只有真诚待人、真实表达自己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信任。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应该意识到诚实的重要性,并在与他人交往中坚守诚信原则。只有通过真诚与他人相处,我们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友谊和信任。
-
好住旧林泉,回头一怅然。渐知吾潦倒,深愧尔留连。欲作栖云计,须营种黍钱。更容求一郡,不得亦归田。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常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带常的古诗,带常的古诗,包含常的诗句。带“常”的古诗: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
-
【3806】让人心想事成的性格能量书(张丽君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2万字,2011年5月第1版,28元)△这本书分两部分:①破解你的血型星座密码
-
宋太祖母杜氏的人物故事|评价|小传,宋太祖母杜氏的事迹|史鉴
杜氏(公元901—961年),定州安喜(今山西安喜)人,是宋太祖赵匡胤和太宗赵光义的生母。赵匡胤兵变陈桥驿代周立宋,杜氏被尊为皇太后。 杜氏具有一定的政治见识,其“为君难”之说有其可取之处。为了赵氏王
-
【原题】:离京兆日独里人叶舜举秘丞胡从道户曹远饯至长乐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