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顾夐》原文与赏析
顾夐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 眉敛,月将沉, 争忍不相寻?怨孤衾。换我心, 为你心, 始知相忆深。
顾敻,五代时人,生卒年不详,只知曾任过后蜀太尉。他流传下来的词有五十五首,内容多反映游子思妇的乡愁离恨。这首诉衷情写思妇对外出丈夫的思念,爱极,也怨极,且构思奇巧,别具特色。
词的第一部分写“怨”之原:“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这个妇女动情兴感是在深夜时分,激起她思绪万千,心潮动荡的是丈夫抛下她而远去,而且一去之后便杳无音讯。夫妇分别,一去不返,怎不叫她感到夜沉沉,思悠悠!因而继以第二层便叙说她的思念之情。“香阁掩”,闭门幽居,和外界隔绝往来,也避免外来干扰,其处境孤栖可见。“眉敛”,写神态,内心愁苦结于眉宇。“月将沉”,既表明时间已是更深夜静,又渲染了气氛,原来还见月如冰轮悬中天,还可寄情千里光,而今月沉星稀,夜色深沉,更有昏沉沉、阴森森之感。在这样的时刻、如此的环境,她的丈夫又音讯杳然,使她“争忍不相寻?”怎能不“怨孤衾”!词至此始点明一个“怨”字。
词的精采之处,还在于最后一层,别开生面地提出“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把我的心换给你,你才知道我的思念有多深呢!因了从思妇的口吻出之,也就新意勃发,令人耳目一新,因了想法奇异,且切合思妇的心境,也就奇光闪射,令人味之无极。词人不写她如何忆念深,而说你如处于我的境地,也就知道这忆念的苦了,以虚写实,曲折达意,怨情之深不言而喻。
词的前面好象平铺直叙,其实全在为“换”心的奇想作铺垫,平而后奇,其奇愈奇。只有坦荡平地之后,忽有奇峰拔地而起,方显得峰峦的突兀峥嵘;只有平波静浪之后,忽有波澜大作,始见出波澜的汹涌澎湃。这首词写闺怨之妙,于此足见其诗艺的高超。
-
消渴游江汉,羁栖尚甲兵。几年逢熟食,万里逼清明。松柏邛山路,风花白帝城。汝曹催我老,回首泪纵横。
-
我的船所泊的岸上,小杂货店旁边的草地上,停着一副剃头担。我躺在船榻上休息的时候,恰好从船窗中望见这副剃头担的全部。起初剃头司务独自坐在凳上吸烟,后来把凳让给另一个人坐了,就剃这个人的头。我手倦抛书,而
-
作者: 王长华 【本书体例】
-
伯兮 作者: 翟纲绪 【本书体例】
-
无名氏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 《全唐诗》卷二十七收此诗作《杂曲歌辞》; 《乐府诗集》收入卷七十九,称《近代曲辞》,皆未著作者姓名。“水调歌”乃古乐曲名。《
-
此词通过描写登高望远的境界,抒写了词人执著追求的情怀和绵绵无尽的愁思。全词韵致高远,别具一格。上片起首一句写登高望远。“城上层楼”,极写登临之高:“天边路”,极写眺望之远。“残照”二句,承“天边”而来,写的是:地平线上,夕阳西下,芳草绿树
-
杜甫《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
-
杂芳涧草合,繁绿岩树新。山深景候晚,四月有余春。竹寺过微雨,石迳无纤尘。白衣一居士,方袍四道人。地是佛国土,人非俗交亲。城中山下别,相送亦殷勤。
-
语文改革对古诗词的要求(中学语文教材改革大幅度增加古诗文对学生的影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语文改革对古诗词的要求,内容包括中学语文教材改革大幅度增加古诗文对学生的影响,新课标对小学古诗词教学提出了哪些要求,语文文学古诗词体制方面的问题。本次教材变更消息公布后,“语文教材文言文比例飙升”成为中国网络热议的焦点,大多数网友对此表示了支持。新浪微博用户“苦口良药”表示:“增加
-
闲来无事剪指甲,连剪带研,竟生联想,指甲竟然不喊疼。指甲有生命,为何不喊疼?指甲是人的手指足趾之端外表的硬质甲角化物质,属于指端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