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之华·《诗经》》原文与赏析
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 不如无生。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这是一首描写荒年饥馑,人们贫困至极,无以为食,怨苦忧伤,痛不欲生的诗。
诗的前两章,以凌霄花起兴。第一章说,那凌霄花儿啊,正开得黄艳艳的一片。我的心中发愁啊, 显得多么悲伤!这一章仅仅是用凌霄花的繁茂鲜艳来反衬诗人心中的愁苦悲伤,至于愁苦悲伤的具体内涵和引起的缘由,还一点没有透露。第二章说,那凌霄花儿啊,它的叶子多么青翠可爱。早知我活得如此艰难,不如一死了事!这一章继续用凌霄花叶的青翠可爱来反衬诗人痛不欲生的心境,诗中的感情,比第一章更沉痛、更强烈;并且使我们知道,诗人因为活得艰难,竟然产生生不如死的念头。因而这第二章诗引起了读者的震惊和注目,究竟什么原因造成诗人产生如此决绝的念头?诗的第三章作了回答:你看,那母绵羊饿得身子瘦小干瘪头显得很大,鱼簏中空空荡荡只有三点星光映照。在这种特大的荒年,即使有人能弄到一点点可吃的东西, 也很少能吃得饱的。原来灾荒造成诗人如此怨苦忧伤,痛不欲生,这灾荒的严重性也就可想而知了。诗写到这里,便戛然而止,其他的情况,全留给读者去想象。
这首诗,以凌霄花起兴,又以凌霄花的荣盛来反衬人的愁苦憔悴,是运用得很成功的。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凌霄花的黄艳鲜亮,凌霄叶的青翠可爱,都充满了生的活力,这就是所谓“乐景”;现在用来反衬人的怨苦忧伤,憔悴欲死,形成鲜明的对照,产生出巨大的艺术效果:使前者更加生气勃勃,使后者更加死气沉沉。诗的最后一章,虽没有用比兴,但在叙述民不聊生之前,先叙述其他的动物来作陪衬,也是很成功的。你想,绵羊饿得瘦瘪瘪的,头显得特别大,这个形象不也是饥民的影子吗?鱼簏空空如也,即使捕得一点小鱼,也可聊以充饥,实际上,连水中的小鱼也被饥民捕光了,这灾荒的严重也就可想而知了。
-
多才之士才储八斗,博学之儒学富五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多才之士才储八斗,博学之儒学富五车。》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作品赏
-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休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
《金谷园》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晋书》卷三十三《石崇传》:“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 【释义】金谷园为石崇别馆。后人以此比喻豪华的私家园苑。 【例句】①梁园赋客,金谷英才,吴歌楚舞玳筵
-
在一个城市里住了三个月,现在要搬到另一个更热闹的城市去了。不凑巧搬家的前一天落起雨来。这雨是从正午开始落的,早晨太阳还从云缝里露过面。但是报纸上“天气预报”栏里就载了落雨的事情。 一落雨,就显得凄凉了
-
几百件或大或小、形态不一的器皿静静地坐卧在那里,以一种沉默凝重的姿态。在灯光的辉映下泛着熠熠的光泽,仿佛一个垂暮的老人在夕阳下回首
-
李贺《高轩过(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全诗赏析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
-
欲将同异较锱铢,肝胆犹能楚越如。若信万殊归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鱼。
-
作于:(1931年) 三月这首是写给日本剧评家升屋治三郎的。原诗所写的条幅上题“辛未3月送升屋治三郎兄东归。”诗中“远”作“海”,“望”作“忆”。
-
使君闲如云,欲出谁肯伴。清风独无事,一啸亦可唤。来従白苹洲,吹我明月观。门前远行客,青衫流白汗。问子何匆匆,王事不可缓。故人钱与李,清庙两圭瓚。蔚为万乘器,尚记沟中断。子亦东南珍,价重不可算。别情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