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登池上楼·谢灵运》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登池上楼·谢灵运》原文与赏析

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 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及穷海, 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嵌。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 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 无闷征在今。

谢灵运(385—433),南朝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世居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东晋大士族宰相谢玄之孙。谢玄死后,谢灵运只有十八岁就袭爵康乐公。420年,宋高祖刘裕代晋后,谢灵运降公爵为侯,先后出任永嘉太守及临川内史等职,但不被重用,于是对刘宋王朝心怀不满。元嘉十年因谋反获罪被杀。

这首诗写于423年的初春。池上楼在永嘉郡(今浙江省温州市)。谢灵运是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的七、八月到第二年(文帝景平元年)的七、八月在永嘉任太守的。此诗写诗人久病初起登楼临眺时的所见所感。

此诗含三层意思。第一层从句首至“卧疴对空林”,抒发了官场失意的牢骚。

开头四句是说:虬龙隐藏在水里欣赏着自己美丽的身姿,而我自惭不能象栖居深渊中的虬龙那样潜藏;大雁高飞把声音传送到远方,而我自愧不能象大雁那样飞上云霄。诗人屡贬官职,心中不免有怨尘嫉世之情,然而又不能象虬、雁那样超尘脱世,官场失意的牢骚也就随之产生。接下去四句具体地叙述自己的困境,失意之感溢于字里行间:自己想进德修业,提高道德修养,但智力低下而不能达到;退位隐居耕田,力量又不能胜任;现在来到这边远的海滨作官,卧病在床,看到的是冬季干枯的树枝。诗人欲进不能,欲退不得,想罢不可,思卧不宁,内心矛盾重重,因而牢骚满腹。

第二层从“衾枕昧节候”到“萋萋感楚吟”,写登临远望所见到的景物及其联想。诗人由于久卧在床,与枕为伴,竟不明季节变化,掀起窗帘一看,好一派初春景象:侧耳倾听到的是春潮浪涌声,抬眼看到的是高峻入云的山。初春的阳光消除了寒风的余威。刚刚到来的春天赶走了严冬。池塘边嫩草初生,园中柳树上各种鸟儿在婉转地歌唱。诗人简直象一名画坛高手,将水、山、 日、风、草、柳、鸟一并入诗,描绘了一幅春回大地、蒸蒸日上、生意盎然的初春景象。这六个描写景物的句子,两两组成了三组对仗,对仗的句式也富有变化。“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两句,是两个动宾词组构成的连动句式的工对;“初景”“新阳”两句,是主谓句式的工对;“池塘”“园柳”两句,是主谓句式的宽对。这六句描写了六个景物,所描写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写水和禽,从声音的角度写;写远山和春草,从形貌的角度写;写“初景”与“绪风”,从冷暖的角度写;写“新阳”与“故阴”,从季节的角度写。这六句,语言富艳精工;景物形态鲜明;意境优美深邃。俗话说乐极生悲,喜去愁来。诗人在描写了初春万物之后竟是伤春了:“祁祁”、“萋萋”两句即是。“祁祁”是众多的样子。“豳歌”即豳人的诗歌。“豳”, 古国名,在今陕西省甸邑县西。这里指诗经·豳风·七月,其中有“春日迟迟,采繁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的诗句。“萋萋”,草茂盛的样子。“楚吟”指楚辞·招隐士,其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诗句。这两句是说:看到春草繁茂,使人想到“采繁祁祁”的诗句,不免因思归而内心悲痛;又使人想到“春草生兮萋萋”的诗句,更因不能归去而感伤了。诗人登临远眺,春天的美景不但没有打消掉官场失意的怨恨和烦恼,相反却增添了他无限的悲痛和伤感。原来,诗人描写春景的真谛是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啊。

第三层是最后四句,表达了怀人思归的情绪。意思是说:我孤居独处容易觉得日子太长,离开了朋友寂寞得难以忍受,难道只有古人能坚持遁世归隐的节操吗?我今天也可以做到隐居避世而毫无烦闷苦恼。“无闷”出自易·乾卦,其间有“遁世无闷”的话,是说隐士不求成名,一心避世而没有任何忧闷。诗人在这里的用典自然贴切,以致使人不觉其用典,达到了用典与写实难以区分的地步。

这首诗写出了复杂多变的感情,犹如大海的波涛,此起彼伏,使全篇波澜迭起。“文似看山不喜平”,感情的不平是“文不平”的重要条件。此诗从总体上看,其基调是抑郁低沉的。前八句极写官场失意的牢骚,给人似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压抑之感。第九至十八句用墨如泼写春景,似乎是诗人沉醉于春色之中,又好象把人带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妙境地,诗人想苦中求乐,谁知苦上加苦,愁上加愁;抒的是伤春之情,发的是遁世归隐之议。全诗感情激荡回环,变化多端。在一首不长的诗中能表达如此复杂的思想感情,若不是大家手笔,岂能为之!

猜你喜欢
  • 杜甫《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全诗赏析

    自汝到荆府,书来数唤吾。颂椒添讽咏,禁火卜欢娱。舟楫因人动,形骸用杖扶。天旋夔子国,春近岳阳湖。发日排南喜,伤神散北吁。飞鸣还接翅,行序密衔芦。俗薄江山好,时危草木苏。冯唐虽晚达,终觊在皇都。

  • 《游子》

    他人以千万言不能道者,先生以二十字出之。而中间段落,次第回环照映之法莫不备。结处更饶含蓄。韩昌黎所谓高出魏晋者其在于斯乎?通篇但言慈亲思子,不言游子跋涉之艰,纯是偏锋取胜。(岳端《寒瘦集》) 【诗例】

  • 《上岳阳楼》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上岳阳楼巍峨雄关据上游,重湖八百望中收。当心忽压秦头日,画地难分禹迹州。从古荆蛮原小丑,即今砥柱孰中流。红髯碧眼知何意,挈镜来登最

  • 杜甫《独立》全诗赏析

    空外一鸷鸟,河间双白鸥。飘飖搏击便,容易往来游。草露亦多湿,蛛丝仍未收。天机近人事,独立万端忧。 作品赏析此诗托物兴感,有忧谗畏讥之意,必乾元元年在华州时作。空外一鸷鸟①,河间双白鸥②。飘飖搏

  • 晏殊《红窗听》全诗鉴赏

    记得香闺临别语。彼此有、万重心诉。淡云轻霭知多少,隔桃源无处。梦觉相思天欲曙。依前是、银屏画烛,宵长岁暮。此时何计,托鸳鸯飞去。

  • 《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赏析》

    上片写词人刚刚病愈,身体尚瘦损虚弱,夜晚登上望湖楼。“多病休文都瘦损,不堪金带垂腰。”因为梁朝文学家沈约体弱多病,这里词人以休文自比,说自己已衰弱到连垂腰的金带都不堪佩系了。金带是指翰林学士服饰,故此时词人正穿着官服登楼,其腰间佩系着金

  •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周作人

    周作人都说周作人文章不难模仿,未必。知堂用笔沉郁平朴,心机藏得深。学知堂一路文字坊间常见,仿得好的七分像,仿得差的一味学语言、学行

  • 《春)(艾青)赏析、读后感和阅读理解答案

    《春艾青》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春天了 龙华的桃花开了 在那些夜间开了 在那些血斑点点的夜间 那些夜是没有星光的 那些夜是刮着风的 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 而这古老的土地呀 随时都像一只饥渴的野兽 舐吮着年

  • 苏轼《花落复次前韵》全诗鉴赏

    玉妃谪堕烟雨村,先生作诗与招魂。人间草木非我对,奔月偶桂成幽昏。暗香入户寻短梦,青子缀枝留小园。披衣连夜唤客饮,雪肤满地聊相温。松明照坐愁不睡,井花入腹清而暾。先生年来六十化,道眼已入不二门。多情好事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