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徵《岳尔律以容台积俸六年出守庆远録送四律》即事感怀诗词赏析
岳尔律以容台积俸六年出守庆远録送四律
其一
一麾岂是厌承明(2),帝谓遐荒亦股肱(3)。
路入蛮烟凌八桂(4),心依庭树梦三荆(5)。
儘教北阙浮云幻(6),从此南天瘴疠清(7)。
万里层霄元自近(8),春风随处傍君行。
其二
褰帷遥指九疑青(9),去国忧心尚未醒。
出牧岂真同逐客(10)?绥氓犹自借文星(11)。
雁当断处开衡岳(12),春渐深时过洞庭。
太守风流千古在,云山韶濩正堪听(13)。
其三
烟岚酿雨五溪深(14),洞壑幽遐岂易寻。
天外空青随去马,云间翡翠有来禽。
参军趋府多蛮语(15),兄弟思君正越吟(16)。
伐木也知同梦草,嘤鸣何地不春林(17)?
其四
东风乍拂柳条舒,春水春帆别恨初。
纵是瘴乡无塞鴈,莫教江路断河鱼(18)。
热云漫坠含沙后(19),夜月犹悬视草余(20)。
容易赐环明主事(21),羡君偏拥百城书(22)。
诗词类别:即事感怀
来源:粤西诗载
(1)容台:本谓习礼之台,后指礼部。
(2)一麾:即“一麾出守”,指京官出外爲任。承明:借指朝廷。
(3)遐荒:离京城极远的地方。股肱:大腿和胳膊,此喻“遐荒”也是全国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
(4)八桂:广西的旧称。
(5)三荆:原指一株三枝的荆树。比喻同胞兄弟和睦相处。
(6)北阙:朝廷的别称。
(7)瘴疠:这裏比喻南蛮地带的落后之况。
(8)元:通“原”,本来。
(9)九疑:“疑”,也作“嶷”,山名。相传爲舜所葬处。
(10)牧:牧民。古时把官吏治民比做牧人养牲畜。逐客:指被贬谪而失意的人。
(11)绥氓:安抚百姓。文星:即文曲星。旧时传説爲主文运的星宿。
(12)衡岳:指南岳衡山,在湖南省衡山县西。
(13)云山:指云雾缭绕的高山。韶护:(huǒ获):古乐名。
(14)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无溪、辰溪,分布在今湘西及黔、川、鄂三省交界地区。此借指广西。
(15)参军:官名。
(16)越吟:越人庄舄官至楚国执珪,不忘故国,吟唱越国的歌寄托乡思。事见史记·张仪列传。王粲登楼赋:“锺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后因以“越吟”比喻思乡之歌。
(17)“伐木”二句:诗经·小雅·伐木是贵族宴请朋友、故旧的乐歌。诗中以“鸟鸣嘤嘤”来比拟求友,成爲旧时常用的典故。在这裏是指不管到那裏都有亲友的真挚感情。
(18)河鱼:河中的鱼。史记·秦始皇本纪:“河鱼大上,轻车重马东就食。”
(19)热云:即热雾,卑湿之地,热气薰蒸象雾一样。含沙:即含沙蜮,又叫短狐,能含沙射人:人被射中头痛发热,重者可以致死。因此,常用“含沙射影”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
(20)视草:旧指词臣受命商讨、修改诏谕一类的公文。后亦称词臣起草诏谕爲“视草”。
(21)赐环:放逐的臣子被赦召还。
(22)百城:指各地的地方官。北史·李谧传:“每曰:‘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南面百城,谓管许多地方,即做大官。后称收藏图书多爲“坐拥百城”。
李应徵
李应徵,明代人,生平不详。
朝代:明代
-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作品赏析【注解】:1、绿绮:琴名。晋傅玄《琴赋序》:“司马相如有绿绮。”相如是蜀人,弹者是蜀??僧,故
-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1〕;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
-
【原题】:四月间读杜牧之荷叶诗一时回首背西风之句尝拟为立春绝
-
《生荣死哀,身没名显。》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花房腻似红莲朵,艳色鲜如紫牡丹。唯有诗人能解爱,丹青写出与君看。
-
我随秋风来,瑶草恐衰歇。中途寡名山,安得弄云月。渡江如昨日,黄叶向人飞。敬亭惬素尚,弭棹流清辉。冰谷明且秀,陵峦抱江城。粲粲吴与史,衣冠耀天京。水国饶英奇,潜光卧幽草。会公真名僧,所在即为宝。开堂振白
-
玉碗冰寒消暑气。碧簟纱厨,向午朦胧睡。莺舌惺松如会意。无端画扇惊飞起。雨後初凉生水际。人面荷花,的的遥相似。眼看红芳犹抱蕊。丛中已结新莲子。
-
《林下风致》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世说新语·贤媛》:“谢遏绝重其姊,张玄常称其妹,欲以敌之。有济尼者并游张、谢二家,人问其优劣,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
寺下春江深不流,山腰官阁迥添愁。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稠。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诸天合在藤萝外,昏黑应须到上头。 作品赏析【鹤注】此当是广德元年春作。涪城在梓州西北五十五里。《杜臆
-
古文观止·隋唐五代文·李华·吊古战场文 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