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长堤·田昼》原文与赏析
田昼
筑长堤, 白头荷杵随者妻,背胁伛偻筋力微,以手置胸路旁啼: “老夫七十妪与齐, 五尺应门生两儿,夜来春雨深一犁,破晓径去耕南陂。南邻里正豪且强, 白纸大字来呼追,科头跣足不得稽,要与长官修长堤。官长亦大贤,能得使者意,正堤驾轺轩, 不复问余事,终当升诸朝,富贵足妻子。何惜桑榆年,一为官长死!”
田昼的这首筑长堤写一对七十岁的老夫妇被征为官家修长堤,字哀句惨,凄恻动人;老汉的陈诉苦情之中,寓含戟刺,犀利有力。
诗的开头四句概写老夫妇筑堤苦况,以下悉为老者的申诉,构思新巧。在筑长堤的队伍之中,有一“白头荷杵”者,“白头”显得很突出,同时表明此人年龄已大,皤然白发。他仅“荷杵”而不是在夯土,他已精力衰微,无能为力了。更使人不能忍睹的,是老者后面还跟随着他的妻子。她“背胁伛偻筋力微,以手置胸路旁啼”,这景象不仅叫人目不忍睹, 而且耳不堪闻。七十岁的老太婆, 弯腰驼背, 自然无法担土打夯,一个“啼”字,凄厉之声冲出, 令人摧肝撩肺。诗一开端即推出这么两个老人的特写镜头,有形有声, 一下子震慑了读者的情绪,使人留下筑长堤给人们带来苦难的印象。
老汉的自述占了诗的绝大部分。分为四层来写。一层写老夫原先的平静生活。“老夫七十妪与齐”,交代两人的年岁, 回应“白头”、“伛偻”的形象。“五尺应门生两儿”,他们生有两个尚未成年的儿子, 只能在家管照门户。老人晚年得子,本是件幸事,可是由于得子太晚, 尚未成年,也就要他们亲自出来服役了。原先还可过得耕织度日的生活。这一层生活状况的叙说,与下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是什么打破了这平静,是谁人扰乱了这种安宁?第二层写里正征召他们来修大堤。南邻的里正是“豪且强”,蛮横无理,粗暴乖戾,“白纸大字来呼追”,所谓“白纸大字”,说明这不是什么正式文件,但里正却以此做张做势,既“呼”又“追”,吵吵嚷嚷的强拉硬派,致使老人无法申辩,无由滞留,“科头跣足不得稽”,光着头,赤着脚,就给拉走了。老人连找一下头巾,套一双鞋子也不容,里正如狼似虎之态毕现,蛇心蝎肠全露。这一层补叙了老人之所以到了筑堤工地上的由来。第三层叙述为什么要筑大堤。筑堤不是为了抵挡潮水,保田利农,而是为了“官长”“正堤驾轺轩”,为了长官乘的轻便车子方便行驶,这才筑长堤的。里正为了讨好官长,官长迎合使者,使者献媚上级,也就“白纸大字来呼追”民工了。结果群众吃苦,官儿高升,“终当升诸朝,富贵足妻子”。当官的阶梯是人民的白骨架起的,为宦的钱袋是群众的血汗充实的。最后一层“何惜桑榆年, 一为官长死!”以反语作结,为了官长的升官发财而死,我又何痛惜这副老骨头呢,绵里藏针,慨中含愤。
这首诗不直接描绘老夫妇在里正的皮鞭下干苦工的画面,不描述老夫妇勉力支撑的场面,也不写他们力尽气微倒卧路旁的形象,而以老汉的陈述为主体,便于直露老人的悲愤。写老人的悲诉,也不呼天号地,声泪俱下,反而以反语戟刺,如称“官长亦大贤”,说“何惜桑榆年, 一为官长死”,显示了老人历经沧桑,饱尝甘苦,洞察人生,他的这种柔中有刚、谀而实讽的话语,更耐人寻味,激起人们深深的同情,也激起人们对苛政的愤慨。
-
夜雨残芳尽,朝晖宿雾收。兰香才馥径,柳暗欲翻沟。夏木繁堪结,春蹊翠已稠。披襟楚风快,伏槛更临流。
-
与儿期早行喻 【原文】 昔有一人,夜语儿言:“明当共汝至彼聚落,有所取索。”儿闻语已,至明清旦,竟不问父,独往诣彼。既至彼已,
-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课内古诗词(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所有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八年级下册语文书课内古诗词,内容包括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10首古诗,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所有古诗词,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古诗词。回答人的补充 2010-02-26 15:01 八年级下册 (一)课内部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
-
记忆里,一条小河环绕我家,家在绿树掩映中像一个小小的岛,通往小河边有七八个台阶,台阶下暗生着绵密的青苔,青苔的绿极清爽,状如短
-
【注释】:此为送别词。词之上片由此番遽别,忆及上次分别后六年阔别的情景,自然地将眼前的伤离意绪反跌出来。下片运用想象手法,拟写友人在边地的生活情状,委婉曲折地表达了鼓励他在边塞建功立业的情意。全词表情达意十分熨贴动人,表现手法别具一格,堪称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国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含有国字的古诗词,关于国的古诗词,带国字的古诗有。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2,秣 陵 清·屈大均 牛首开天阙,龙
-
古文观止·《左传》·阴饴甥对秦伯 (僖公十五
-
帆只扬五分,船便安。水只注五分,器便稳。 【译文】 风帆只要扬起一半,舟船便能平稳地行进;水注入瓶罐中只需一半,瓶罐即可稳当。 【
-
当官接闲暇,暂得归林泉。百里路不宿,两乡山复连。夜深露湿簟,月出风惊蝉。且尽主人酒,为君从醉眠。
-
形容诗歌形象地描写景物,使读者如置身图画中;画里富有诗意。 据史料记载,秦汉时期的绘画,以人物故事为主,山水画是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唐代开元年间,有位山水画家叫王维,字摩诘,他不但擅长画画,诗也写得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