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
【题 解】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卷66,题目为编选者加的,意思是说:吴国开国君主孙权规劝武将吕蒙学习。吕蒙原为不懂诗书的粗豪武将,孙权劝他从学的目的,是让他能以史为鉴,提高修养,成为文武全才。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本文通过记叙孙权劝导吕蒙读书学习,使吕蒙的才略有惊人长进的故事,赞扬了孙权和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告诫人们重任在身也不可不学的道理,极富教育意义。
全文极其简略,而且剪裁精当。全文抓住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议论”来写,先写出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怎样长进。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怎样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表现孙权的“善劝”,略去了吕蒙的回答,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写出吕蒙的反应,并以“蒙乃始就学”表现吕蒙接受了劝说。而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两人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长进之快,至于鲁肃与吕蒙的“结友”,是鲁肃“与蒙论议”并为其才略所折服的余韵。
除此之外,全篇更以言简意丰、生动传神的对话来突出人物的风采,富有人情味。孙权劝学,向吕蒙一语道破“学”的必要性,即“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使吕蒙无可推辞。从中可见孙权善于劝说,让人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不失君主身份。而鲁肃的“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突出了鲁肃的真诚和吕蒙因“学”确有非凡的长进。“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应答,流露出了自得、自豪的坦然态度。综观全文,表现了三个人物的口吻、神态、心理,可谓栩栩如生。
-
《牡丹·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郑谷画堂帘卷张清
-
《人生交分耻苟合,贵以道义久可要.薄俗盈虚逐势利,清风绵邈日已凋.》出自哪里,什么意
交友类名言赏析《人生交分耻苟合,贵以道义久可要。薄俗盈虚逐势利,清风绵邈日已凋。》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拒绝情感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有没有拒绝爱情的古诗,拒绝爱慕之情的古诗,描述“古代女子拒绝追求爱情”的古诗。不知道是不是拒绝男孩子呢?可以参考一下下面的句子。还有其他好句子也可以再了解一下古代女子委婉拒绝男子的诗词 :心似流水不倦花,我如明月君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国五言古诗词赏析,内容包括求五言古诗及其赏析,求五言古诗及其赏析,五言绝句及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译文八月的洞庭湖水涨满,包容天空于水浑然一体。水面的雾气笼罩了云梦泽,波涛汹涌,震撼了岳阳城。想要渡湖水而没有船只
-
古代名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注释与译文
【名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注释与译文]粗弦上发出的声音沉重舒长,好象下急雨;细弦上发出的声音细促轻幽,好象低声私语。粗弦细弦交错着弹,真象那大小珠子叮叮
-
古文观止·《公羊传》·宋人及楚人平 (宣公十
-
本诗典出南朝宋虞和“论书表”:“羲之性好鹅。山阴昙禳村有一道士,养好鹅十余。右军清旦乘小艇故往,意大愿乐,乃告示求市易,道士不与,百方譬说不能得。道士乃言性好‘道德’,久欲写河上公‘老子’,缣素早办,而无人能书。府君若能自屈,书‘道德经
-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出处】唐白居易《 长恨歌 》 【翻译】穿衣推枕离华帐,珠帘屏风依次打开。 云鬓半偏显出刚睡醒觉的样子,花冠未来得及整理便急忙
-
名言: 其为物也多姿,其为体也屡迁。其会意也尚巧,其遗言也贵妍。 注释: 物: 这里指文章。体: 指文章的格式。迁: 变化。会意: 指构思文章。 句意: 文因情异, 随物万变, 文体多姿, 格式为表达
-
西蜀冬不雪,春农尚嗷嗷。上天回哀眷,朱夏云郁陶。执热乃沸鼎,纤絺成缊袍。风雷飒万里,霈泽施蓬蒿。敢辞茅苇漏,已喜黍豆高。三日无行人,二江声怒号。流恶邑里清,矧兹远江皋。荒庭步鹳鹤,隐几望波涛。沉疴聚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