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慧心近空心·王梵志》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慧心近空心·王梵志》原文与赏析

王梵志

慧心近空心, 非关髑髅孔。对面说不识, 饶你母性董。

这是一首写得非常怪异有趣的宣扬佛教教义的诗。此诗选自敦煌写本历代法宝记,无住禅师“寻常教戒诸学道,空着言说,时时引稻田中螃蟹问众人,会不?”接着便引用了王梵志这首诗。

佛教认为世上一切皆空,因此不能执著。空是假名,假名也是空的,因此称为空空。所以佛家传道反对讲授,提倡妙悟。禅道妙悟是指无言的意会,如五灯会元卷一记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 ‘吾有正法眼藏付嘱摩诃迦叶。’”对于世尊拈花示众的禅意,众人都不能意会,所以都沉默,只有迦叶意会了,所以破颜微笑,这就是妙悟。众人只有慧心,没有空心,所以不能妙悟。现在无住禅师也是“空着言说”,指着稻田中的螃蟹问佛徒是否领会,然后再引王梵志诗来证实自己的传教方式完全是正确的。

“慧心近空心”,世俗所说的聪慧之心似乎接近禅门的空心,其实慧心决非空心。空心必须排斥一切主观妄念,使心源澄澈,空诸所有;慧心只是凭藉着先天的聪慧,根本未离尘境。白居易闲吟诗说:“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平生种种心是慧心,销尽了才是空心。

“非关髑髅孔”,空心跟骷髅的孔窍毫无关系,当人活在世上的时候,七窍能产生智慧,所以是慧心,不是正觉。

如今佛祖当面指着髑髅的孔窍要佛徒领悟,可是佛徒无论怎样也不能领悟。于是诗人挖苦佛徒说:“对面说不识,饶你母姓董。”即使饶上你母亲姓董,当面指点你还是不会懂的!以“董”谐“懂”,从而讥刺佛徒悟性太差,钝根未除,不能成佛。

这首诗用意深刻,但写得怪异风趣,妙语双关。说禅门事,用禅门语,深藏禅机,充满禅趣,便是这首诗的最大特色。

猜你喜欢
  • 宋词典故“遇骊山母”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遇骊山母 【出典】 《集仙传》:“骊山姥,不知何代人也。李筌好神仙之道,常历名山,博采方术。至嵩山虎口岩石室中,得黄帝《阴符》本,绢素书,缄之甚密。……以糜烂。筌抄读数千遍,竟不晓其义理。因

  •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太白天才超绝,用

  • 李白《赠参寥子》全诗赏析

    白鹤飞天书,南荆访高士。五云在岘山,果得参寥子。肮脏辞故园,昂藏入君门。天子分玉帛,百官接话言。毫墨时洒落,探玄有奇作。著论穷天人,千春秘麟阁。长揖不受官,拂衣归林峦。余亦去金马,藤萝同所欢。相思在何

  • 关于迎国庆优美诗句,关于国庆的诗句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迎国庆优美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国庆的诗句?,关于国庆的诗句?,关于国庆的诗句呢?。9位粉丝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你是威风凛凛

  • 白居易《杏园花落时招钱员外同醉》全诗赏析

    花园欲去去应迟,正是风吹狼籍时。近西数树犹堪醉,半落春风半在枝。

  • 《明日歌赏析》

    这一首诗七次提到“明日”,劝告迷失的世人珍惜每一天活在当下,不要永远等待明日而浪费时间,蹉跎光阴。诗歌的意思浅显,语言明白如话,说理通俗易懂,很有教育意义。   《明日歌》两个明显的优点:一是思想内容有新意。它不是空泛的珍惜时光的教诲,

  • 杜甫《南极》全诗赏析

    南极青山众,西江白谷分。古城疏落木,荒戍密寒云。岁月蛇常见,风飙虎或闻。近身皆鸟道,殊俗自人群。睥睨登哀柝,矛弧照夕曛。乱离多醉尉,愁杀李将军。

  • 《古文观止·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鉴赏

    古文观止·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予闻世谓诗人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423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4 8万字,2019年6月第1版,15元)十九部分

  • 置醴尊师,风雨不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置醴尊师,风雨不忘。》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