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醴尊师,风雨不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置醴①尊师,风雨不忘。
【注释】①置醴:醴,甜酒。置醴,即开设酒宴。
【释义】时时开设酒宴款待师傅,以示尊师之礼义,即使刮风下雨也不忘记。
【点评】这也是尊师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刘昫旧唐书·怀懿太子李凑传
-
四镇富精锐,摧锋皆绝伦。还闻献士卒,足以静风尘。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临危经久战,用急始如神。奇兵不在众,万马救中原。谈笑无河北,心肝奉至尊。孤云随杀气,飞鸟避辕门。竟日留欢乐,城池未觉喧。 作品赏
-
乘槎归去,成都何在,万里江沱汉漾。与君各赋一篇诗,留织女、鸳鸯机上。还将旧曲,重赓新韵,须信吾侪天放。人生何处不儿嬉,看乞巧、朱楼彩舫。
-
【原题】:张永平鎋作亭于渠河之右予请名以观而通守江君埙赋古诗二十有二韵以落之用韵和答
-
人月圆·春日湖上 张可久 小楼还被青山碍,隔断楚天遥。 昨宵入梦,那人如玉,何处吹箫? 门前朝暮,无情秋月,有信春潮。 看看憔悴,飞花心事,残柳眉梢。 张
-
宋·陆游2晏尚书景初作一士大夫墓志3,以示朱希真4。希真曰:“甚妙。但似欠四字,然不
-
苏轼 某启:便舟来,辱书问讯,既厚矣!又惠近诗一轴,为赐尤重。流转海外,如逃空谷。既无与晤语者,又书籍举无有,惟陶渊明一集,柳子厚诗文数策,常置左右,目为二友。今又辱来贶,清深温丽,与陶、柳真为三矣。
-
又称类比。是一种本体和喻体互为平行的短句的一种扩大形式的比喻。扩喻是从明喻演变而来的,当被比喻物和比喻物分别为一个单句时,将比喻词隐去,就构成了扩喻。扩喻的本体和喻体常常组成平行句式,再构成并列复句,
-
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牙齿欲落真可惜。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辉赫。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往时文彩动人主,此日饥寒趋路旁。晚将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寄谢悠悠世上儿,不争好恶莫相疑。 作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
-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②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③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④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⑤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脩能; ⑥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