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如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但见丹诚①赤如血,谁知伪言巧如簧②。
【注释】①丹诚:丹心,即赤诚之心。②簧:乐器中发音的簧片。
【释义】看上去耿耿丹心,一片赤诚,不料全是好听的谎言。
【点评】好听的话不一定全是真话。
参考文献
白居易天可度
-
【3316】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江泽民论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国家行政学院领导科学教研部编,党建读物出版社,组工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① ,惟吾德 馨 ②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③ 。可以调 素琴,阅金经 ④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⑤ 。南阳诸葛庐
-
[清] 秋 瑾 莽莽神州叹陆沉 ② ,救时无计愧偷生, 搏沙有愿兴亡楚 ③ ,博浪无椎击暴秦 ④ 。 国破方知人种贱 ⑤ ,义高不碍客囊贫。 经营恨未酬同志 ⑥ ,把剑悲歌涕泪横。 〔注释〕 ①本篇选
-
童心和童趣写童年,写儿童,若能写出童心和童趣,读来便会觉得温馨,会自然而然地发出微笑,虽然对于饱尝世味的成年人来说,这微笑有时也不
-
本词别本题为“感旧”。词人写晚年离乡思归之情,在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景象中,寄寓了词人对妻子、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也体现张元斡词在激昂悲壮之外的细腻深情的另一面。张元斡本是南宋抗战名臣李纲的行营属官,因不愿与奸臣秦桧同朝,遂辞职南归。词
-
现在的所谓“黄祸”,我们自己是在指黄河决口了,但三十年之前,并不如此。 那时是解作黄色人种将要席卷欧洲的意思的,有些英雄听到了这句话,恰如听得被白人恭维为“睡狮”一样,得意了好几年,准备着去做欧洲的主
-
【原题】:曾守谯楼既成邀宾从同登议辟双门以复旧观从士子请也
-
黄山在影片和山水画中是静静的,仿佛天上仙境,好像总在什么辽远而悬空的地方;可是身历其境,你可以看到这里其实是生气蓬勃的,万物在这儿生长发展,是最现实而活跃的童话诞生的地方。 从每一条小径走进去,阳光仅
-
文章写作的一种结构技巧。也称“蓄放”。在结构文章时,先反复点染情状,烘托气氛,造成“千呼万唤不出来”的态势,一旦时机成熟,势能蓄足,打开控制的闸门,高潮部分便如奔腾的洪水,一泻千里,发出气魄宏大的力量
-
王维 春池深且广,会 ① 待轻舟回。 靡靡 ② 绿萍合,垂杨扫复开。 《萍池》可与《栾家濑》并读。与《栾家濑》“纯乎动态而其境愈幽”相反,《萍池》表现一种近乎静止的静态美。 作为皇甫岳云溪景观之一的这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