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士君子生于世,己无能而望他人用之,己无善而望他人爱之,亦犹农夫卤莽种之,而怨大泽之
【名句】夫士君子生于世,己无能而望他人用之,己无善而望他人爱之,亦犹农夫卤莽①种之,而怨大泽之不润②,虽欲弗馁③其可得乎!
【注释】①卤莽:草率。②润:滋润。③馁:饥饿。
【释义】君子生在世界上,自己无能而希望得到别人的重用,自己没有善行而希望他人热爱,就好比农民草率地种庄稼没有多少收成,反而怨水泽不能滋润,虽然想不受饥饿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
【点评】告诫其子要努力学习本领,不然将会一事无成。
参考文献
刘清之戒子通录卷三
-
平生闻高义,书剑百夫雄。言登青云去,非此白头翁。胡兵屯塞下,汉骑属云中。君为白马将,腰佩騂角弓。单于不敢射,天子伫深功。蜀山余方隐,良会何时同。
-
主之所用也七术 ① ,所察也六微 ② 。七术: 一曰众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尽能,四曰一听责下,五曰疑诏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曰倒言反事。此七者,主之所用也。 〔注释〕 ① 七术: 指君主控制
-
【注释】:原题注:庚子初夏,余寄居草堂,得与幻园趄夕聚首。曩幻园于丁酉冬,作二十岁自述诗,张蒲友孝谦为题词云:无真非幻,无幻非真。可谓深知幻园者矣。李成蹊。
-
此诗二十句可分为三段,三段的内容既互相平行又层层递进,既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表现了诗人感时伤乱,忧国忧民的复杂心情。 开篇八句为第一段,前四句为第一层,描绘出一幅战争连绵未断、民生哀声遍野的景致,写出了国运艰难,重心落在人民疾苦上。
-
吴太子师傅皆楚人,轻悍,又素骄 [4] ,博,争道 [5] ,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 [6] ,杀之 [7] 。于是遣其丧归葬 [8] 。至吴,吴王愠曰 [9] :“天下同宗 [10] ,死长安即
-
忽忽心如梦,星星鬓似丝。纵贫长有酒,虽老未抛诗。俭薄身都惯,疏顽性颇宜。饭粗餐亦饱,被暖起常迟。万里归何得,三年伴是谁?华亭鹤不去,天竺石相随。[余罢杭州,得华亭鹤、天竺石同载而归。]王尹贳将马,田家
-
众人事纷扰,志士独悄悄。何意琵琶弦,常遭腰鼓闹。三杯忘万虑,醒後还皎皎。有如辘轳索,已脱重萦绕。家人自约饬,始慕陈妇孝。可怜原巨先,放荡今谁吊。平生嗜羊炙,识味肯轻饱。烹蛇啖蛙蛤,颇讶能稍稍。忧来自不
-
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
-
凤凰寿,百鸟朝贺,惟蝙蝠不至。凰责之曰:“汝居吾下,何踞傲乎?”蝠曰:“吾有足,属于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蝠亦不至,麟亦责之。蝠曰:“吾有翼,属于禽,何以贺与?”麟凰相会,语及蝠之事,互相慨
-
【原题】:予累日卧病适张文通惠教亦云服药漫成小诗呈之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