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之明主,建庠序于京畿,立学官于郡邑,教国子弟习其道艺,然后选其俊异以为造士。|什么
【名句】昔之明主,建庠序①于京畿,立学官②于郡邑,教国子弟习其道艺,然后选其俊异以为造士③。
【注释】①庠序:学校。②学官:主管教育的官员,这里指官办学校。③造士:有成就的人士。
【释义】往昔的圣明君主,在京师建立学校,在郡县设立官学,教授本国子弟学习儒家学说及诸艺,然后从中选拔学有成就者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点评】国家创办教育事业的目的,就是要造就大量的可用之才。
参考文献
魏书·李訢传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边塞战斗的诗句,描写边塞战斗的诗句,描写边塞战斗的诗句。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赵将军歌 (岑参)
-
《先秦散文·吕氏春秋·重己》原文鉴赏 倕①,
-
臭: 指味道。臭读“xiù”,不能念成“chòu”。“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自《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是杜甫于天宝十四载冬月去奉先探家时所作。诗人中夜出发,凌晨经过骊山,当时唐明皇、杨贵妃
-
狐那时候我还很小。我坐在院子里看我的小人书,院子里跑动着一群毛绒绒的鸡雏。妈妈让我看好这群鸡雏,不要让黄鼠狼给叼走了。黄鼠狼是什么
-
(欧阳修“明党论”) 殷商时,纣王暴虐无道,臣民虽有亿万之多,民心也分散为亿万个。周武王推行仁政,虽然臣民只有三千多,但却能团结一心。所以周武王才能伐纣灭商。 这句话出自“书经”。
-
南山之幽,云冥冥兮。孰居此者?帝侧之神君。君胡为兮山之幽,顾宫殿兮久淹留。又曷为一朝去此而不顾兮,悲此空山之人也。来不可得而知兮,去固不可得而讯也。君之来兮天门空,从千骑兮驾飞龙。隶辰星兮役太岁,俨画
-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李白(701—
-
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春风无复情,吹我梦魂散。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惋惜生命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年轻女子即失去生命的惋惜的诗句,关于惋惜的诗句,表达惋惜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 李商隐《登乐游原》【释义】虽然夕阳无限美好,可惜黄昏已经接近尾声。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古文观止·龙启瑞·书郭玉传后 《传》称玉为太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