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记问之学①,不足以为人师。
【注释】①记问之学:没有领会创新的只是靠记诵而得来的知识。
【释义】没有自己的创新只是靠记诵而得来知识的人,是不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的。
【点评】仅靠记诵而不能创新的人,是没有学问的人,如何能成为别人的老师呢?
参考文献
真德秀西山读书记卷二十一师道
-
吴组缃先生的猪从青木关到歌乐山一带,在我所认识的文友中要算吴组缃先生最为阔绰。他养着一口小花猪。据说,这小动物的身价,值六百元。每
-
二月三日,丕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友? 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
-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作品赏析本诗原注说:“时为御史监察塞上作”。开元二十五年(737)三
-
【417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全国干训教材编审指导委组织编写,王晓晖主编,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15万字,2019年2月第1版,
-
金数已三伏,火星正西流。树含秋露晓,阁倚碧天秋。灰琯应新律,铜壶添夜筹。商飙从朔塞,爽气入神州。蕙草香书殿,愧花点御沟。山明真色见,水静浊烟收。早岁忝华省,再来成白头。幸依群玉府,末路尚瀛洲。
-
【题解】 这是作者写景抒情、脍炙人口的一首名作。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翠柳之中,两个美丽的黄鹂相向而鸣, 翠绿之中透出两点娇黄,天然搭配,色彩鲜艳。一行白鹭从水面掠起划破长空,直 上青天,
-
【3438】在线(王坚著,中信出版社,20 2万字,2016年10月第1版,58元)△共10章:[1]困惑、错位或纠结;[2]从数字到在线的进化;[3]从信息
-
这是一首思乡抒怀词,作于词人四十四岁旅居京都时。题中的“芝麓”,系清初“江左三大家 ”之一龚鼎孳的号,时在朝廷任礼部尚书。
-
登幽州台[1]歌陈子昂【原文】前不见古人[2],后不见来者[3]。念天地之悠悠[4],独怆然而涕下[5]!【注释】[1]幽州台:即蓟北楼,又名蓟丘、
-
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