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禄原有定数,必节俭简省,乃可久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衣禄①原有定数②,必节俭简省,乃可久延③。
【注释】①衣禄:衣服与俸禄。②定数:一定的数量。③久延:长久地延续下去。
【释义】衣服与俸禄原本都有确定的数量,必须省吃俭用,才可以长久地延续下去。
【点评】这本来是很简单的道理,可是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搞明白。
参考文献
王永彬围炉夜话
-
典源出处 《晋书顾荣传》:属广陵相陈敏反明年,周玘与荣及甘卓、纪赡潜谋起兵攻敏。(顾) 荣废桥敛舟于南岸,敏率万余人出,不获济,荣麾以羽扇,其众溃散。 释义用法 晋顾荣等起兵攻打叛臣陈敏,顾荣在河边挥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原强(节选) 严复夫如是,则中国今日之所宜为,大可见矣。夫所谓富强云者,质而言之,不外利民云尔。然政欲利民,
-
雨后过畦润,花残步屐迟。把文惊小陆,好客见当时。 作品赏析【鹤注】郑十七、郑十八,兄弟也。雨后过畦润,花残步履迟。把文惊小陆,好客见当时①。(此访郑后,郑赠诗而公答之也。上二叙景,下二言情
-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今乐清市淡溪镇)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前呼
-
长安二月花满城,插花女儿弹银筝。南宫仙郎下朝晚,曲头驻马闻新声。马蹄逶迟心荡漾,高楼已远犹频望。此时意重千金轻,鸟传消息绀轮迎。芳筵银烛一相见,浅笑低鬟初目成。蜀弦铮摐指如玉,皇帝弟子韦家曲。青牛文梓
-
毛泽东诗词《忆秦娥·娄山关 ① 》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② 。霜晨月 ③ ,马蹄声碎 ④ ,喇叭声咽 ⑤ 。雄关漫道真如铁 ⑥ ,而今迈步从头越 ⑦ 。从头越
-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
古文观止·战国策·乐毅报燕王书 昌国君乐毅为
-
游嵩阳见五物,各有所感,感兴不同,随兴而吟,因成五绝。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