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纪事①者必提其要②,纂③言者必钩其玄④。
【注释】①纪事:记事。②要:要点,要义。③纂:编组。④钩其玄:探索其精微之处。
【释义】记事的人一定要抓住其要点,编撰的人一定要探索其精微之处。
【点评】这是治学者必须要注意的一个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韩愈进学解
-
画梁朽折红窗破,独立池边尽日看。守得苏州船舫烂,此身争合不衰残?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与普遍联系的观点,内容包括古诗词包含着那些朴素的辩证思想,诗词中的哲学道理高中,古诗词包含着哪些朴素的辩证思想。【题目】题西林壁(苏轼)【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
-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堕楼人。 作品赏析【注释】:晚唐人好为咏史绝句,却不易作好。清人吴乔在《国炉诗话》中提出咏史诗两条标准,一是思想内容要“出己意”,一是艺术表
-
站在这里,我猛忆起,二十七年前的一天晚上,我接到哥哥发来的母亲病危的电报,第二天带着妻儿往老家赶,一路上想,母亲可能躺在病床上起不
-
莫言鲁国书生懦,莫把杭州刺史欺。醉客请君开眼望,绿杨风下有红旗。
-
李白的这首《公无渡河》开篇就将巨笔伸向了苍茫辽远的往古——“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诗中以突兀惊呼之语,写它在霎那间冲决力量和气势的象征——横亘天地的昆仑山;随即挟着雷鸣般的“咆哮”,直撞“万里”之外的“龙门”(今山西河津县西
-
1.望岳[杜甫]2.登楼[杜甫]3.题张氏隐居[杜甫] 4.玉台观[杜甫]5.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杜甫]6.无题[杜甫] 7.杜甫诗全集[杜甫]8.梅雨[杜甫]9.题玄武禅师屋壁[杜甫] 10.小至[杜
-
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其一)》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其一)杜甫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片云头上
-
华灯閟艰岁,冷月挂空府。三吴重时节,九陌自歌舞。云从月几望,遂至一百五。嘉辰可屈指,乐事相继武。今宵扫云阵,极目净天宇。嬉游各忘归,阗咽顷未睹。飞球互明灭,激水相吞吐。老去反儿童,归来尚铙鼓。新年消暗
-
《望海潮 广陵怀古》 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 ① 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 ② 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 ③ 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