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无过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君子博学而日①参省②乎己,则知③明而无过④矣。
【注释】①日:每天。②参省:参:检验。省:反省。③知:通“智”,才智。④过:过错。
【释义】君子不仅要博学,而且每天要检验和反省自己的言行,这样就会明辨是非而不会有过失。
【点评】人不仅要博学而且要把所学知识用于检验自己的言行。
参考文献
荀子·劝学
-
古文·鵩鸟赋 贾谊单阏之岁兮(1),四月孟夏。
-
武功少也孤,徒步客徐兖。读书东岳中,十载考坟典。时下莱芜郭,忍饥浮云巘。负米晚为身,每食脸必泫。夜字照爇薪,垢衣生碧藓。庶以勤苦志,报兹劬劳显。学蔚醇儒姿,文包旧史善。洒落辞幽人,归来潜京辇。射君东堂
-
【3953】经济增长理论史:从大卫•休谟至今(〔美〕罗斯托著,陈春良等译,浙江大学出版社,96 6万字,2016年3月第1版,158元)△共4部分(
-
忧患当明理顺受①【原典】人生世间,自有知识②以来,即有忧患不如意事。小儿叫号,皆其意有不平。自幼至少,自壮至老,如意之事常少,不如
-
《要略》为《淮南子》最末一篇。高诱注云:“作《鸿烈》之书二十篇,略数其要,明其所指,序其微妙,论其大体,故曰《要略》。”
-
【3925】认识身体(〔英〕加文•弗朗西斯著,马向涛译,中信出版社,18 4万字,2018年6月第1版,45元)△共七章:大脑、头部、胸部、上肢、
-
行路难(三首)李白【原文】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张洁 一 上路以前,伐木工人的儿子孙长宁把他喂养着的小鸟全都放走了。 这些鸟儿,是他亲密的伙伴,伴随过他的童年和少年。 它们不停地啁啁着,仿佛是对他倾诉着依依的怀恋。但是,孙长宁的心,已像那矫捷的燕子
-
此篇粉香脂腻,近花间语,未免俗艳之气。
-
巧匠斫山骨,刳中事煎烹。--刘师服直柄未当权,塞口且吞声。--侯喜龙头缩菌蠢,豕腹涨彭亨。--轩辕弥明外苞干藓文,中有暗浪惊。--刘师服在冷足自安,遭焚意弥贞。--侯喜谬当鼎鼐间,妄使水火争。--轩辕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