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与赏析
【原文】
博学①而笃志②,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出处】
论语·子张。
【注释】
①博学:知识渊博。②笃志:坚定志向。
【译文】
广博学习并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赏析与启迪】
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求学是谋生的基础,但是人生在世,仅仅学会个人生活的技能是不够的。
做人首先要立志,远大的志向是博学的前提;其次是要善于提出问题,寻求正确的答案;最后还要注重思考,由近及远,由易及难,由浅及深,去探究事实的真相。
一个仁人君子,就应该学有所长,品格高尚,胸襟坦荡,善于追求真理,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怎样才能培养仁德的品质呢?那就是以坚定正义的志向去学习,多发问,多思考,结合实际情况去考虑各个方面的关系,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妥善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一来,人们的行为就会比较符合仁德的要求了。
-
话说四川眉州,古诗谓之蜀郡,又曰嘉州,又曰眉山。山有蟆顺、峨眉,水有岷江、环湖,山川之秀,锺于人物。生出个博学名儒来,姓苏名洵,字允明,别号老泉。当时称为老苏。老苏生下两个孩儿,大苏小苏。大苏名轼,字
-
红罗袖里分明见,白玉盘中看却无。疑是老僧休念诵,腕前推下水晶珠。
-
与君相从非一日,笔势翩翩疑可识。平生谩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我惭不出君大笑,行止皆天子何责。青袍白紵五千人,知子无怨亦无德。买羊酤酒谢玉川,为我醉倒春风前。归家但草凌云赋,我相夫子非臞仙。 作品赏
-
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这首诗写的
-
布裘寒拥颈,毡履温承足。独立冰池前,久看洗霜竹。先除老且病,次去纤而曲。剪弃犹可怜,琅??嗍?G嗲喔椿G籊,颇异凡草木。依然若有情,回头语僮仆。小者截鱼竿,大者编茅屋。勿作彗与箕,而令粪土辱。
-
《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原题】:关南上桥寺候黄观察善卿殡不至漫占催装诗奉呈挽唱诸君子
-
美国女作家、意识流*小说理论家葛屈露德·斯坦因*把意识流小说称为“状态小说”。这种小说不描写特定的事件,排斥情节,摆脱传统的结构模式
-
105岁的杨绛“回家”了,“我们仨”在另一个世界团聚了……网上,是铺天盖地的纪念文字,与忠实老师走时一样。此时,诉诸文字,文字是一种
-
月波清霁,烟容明淡,灵汉旧期还至。鹊迎桥路接天津,映夹岸、星榆点缀。云屏未卷,仙鸡催晓,肠断去年情味。多应天意不教长,恁恐把、欢娱容易。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