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廉耻,立人①之大节②,盖③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注释】①立人:立身。②大节:最大的节操。③盖:发语词,无义。
【释义】廉耻,是立身的最大节操,如果不廉洁,则没有什么东西不敢取;如果不知道羞耻,则没有什么事不敢做。
【点评】可见节操对人的立身是多么的重要。
参考文献
欧阳修新五代史·冯道传序
-
秋风褭褭动高旌,玉帐分弓射虏营。已收滴博云间戍,更夺蓬婆雪外城。
-
年年金蕊艳西风。人与菊花同。霜鬓经春重绿,仙姿不饮长红。焚香度日尽从容。笑语调儿童。一岁一杯为寿,从今更数千锺。
-
贾谊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徧以疏举 (1)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 (2) ,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 (3) ,皆非事实知治乱
-
【解题】 诗人通过描写风卷屋顶茅草,茅屋漏雨给自己一家带来的灾难,联想到广大人民的苦难;进而想到如果人民能够安居,即使自己献身也心甘情愿,表现出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全诗按事件顺序一一写来,
-
外国童话《[法国]拉布莱依·疯子勃莱昂的故事》鉴赏
-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作者】:李白【年代】:唐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回山转海不作
-
渝州寄王道矩曾闻五月到渝州,水拍长亭砌下流。惟有梦魂长缭绕,共论唐史更绸缪。舟经故国岁时改,霜落寒江波浪收。归梦不成冬夜永,厌闻船
-
英国名学家穆勒约翰 ① 有言: “欲考一国之文字语言, 而能见其理极 ② , 非谙晓数国之言语文字者不能也。”斯言也,吾始疑之, 乃今深谕独信 ③ ,而叹其说之无以易也。岂徒言语文字之散者而已! 既至
-
【名句】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 语出元代马祖常《河湟书事》诗。波斯商人通过浩瀚的沙漠到中国来做买卖,商队夜间行走,听着单调的驼铃声,他们知道路途还是遥远的。两句诗反映了波斯商人经过“丝绸之路”
-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惟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