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露》情诗三百首赏析
行露
作者: 孟祥锡 【本书体例】
【原文】:
厌浥行露(1),岂不夙夜(2),谓行多露(3)!
谁谓雀无角(4),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5),何以速我狱(6)?虽速我狱,室家不足(7)!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8)?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鉴赏】:
陈子展先生在诗经直解中说:“行露,为一女子拒绝与一已有室家的男子重婚而作。”此论极是。一个已有妻室的男子,看中了一个姑娘,想纳之为妾,并以打官司来要挟。但这位姑娘不为强暴所屈,于是写了此诗,义正辞严地拒绝他。可以说这是一首一个青年女子为争取婚姻自由而唱出的反抗之歌。
全诗三章。首章三句,以“早上露重路难行”,起兴“男妇有家事难成”。这种起兴,象征着这一青年女子面临着险恶的前景,同时也是总兴下文。第二章,用“雀有角,没有穿我屋之理”,起兴“汝有室家,没有致我于狱之理”。第三章,以“鼠有牙,没有穿我墉之理”,起兴“汝有室家,没有致我于讼之理”;女子继第二章继续指责那男子:谁说老鼠嘴里没有牙,怎能穿破我的墙?谁说你没娶妻室,凭什么要同我打官司?虽然你要逼我打官司,我也绝不依从你!语调倔强,刚烈之极!余冠英在诗经选中指出:“第二章一、二两句和三四两句的关系虽不是很贴切的比喻,却是很自然的联想,因为有角和有家同是有,穿我屋和速我狱同是侵害。第三章一、二两句和三、四句的关系同此。”诗人把兴句中的麻雀、老鼠的形象和下文那个男子形象的类似之处揭示出来,以前者譬喻后者,突出了那人的强暴、邪恶,使读者自然产生憎恶之心,引起共鸣。这比直陈其事有较好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通过写男子的强横和女子的反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段矛盾。首先是这一女子的身份,陈子展先生说:“即令其居卑处贱,当亦属于自由民或士之一阶层。若为奴隶,则惟有如牲畜任人买卖屠杀已耳,尚何讼狱云乎哉?”(诗经直解)如此看来,身为自由民或士的这一女子遭遇尚且如此,任人买卖屠杀的奴隶及其子女的命运,又该将如何呢?
这是一首优秀民歌,明朗而不浅露,宛转而不质直。主要特点是抒情,面对强暴男子的威胁、挑战,这女子意志之坚,决绝之意,愤懑之情,溢之于辞,吟之有声;句多诘问,更增加了这一色彩。
-
一如果记得没错,第一次知道白马关,是1988年。我大学毕业到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书,学院当时还是中专,学生多来自四川农村,虽有望考大
-
窦侍御,骥之子,凤之雏。年未三十忠义俱,骨鲠绝代无。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蔗浆归厨金碗冻,洗涤烦热足以宁君躯。政用疏通合典则,戚联豪贵耽文儒。兵革未息人未苏,天子亦念西南隅。吐蕃凭陵
-
【名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语出《论语·为政》。全句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强调用道德、礼法教民,不主张用政法、刑罚治理百姓,这样,人民不但有廉
-
朝骋鹜乎书林兮,夕翱翱乎艺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朝骋鹜乎书林兮,夕翱翱乎艺苑。》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与古诗有什么区别,内容包括古诗与古诗词有什么不同,古诗与古诗词的区别,古诗和古诗词的区别。古诗一般情况下指唐朝宋初的文学,古诗词则泛泛地概括这两个朝代的文学名称 诗与词是不一样的,是有很大区别的 诗: 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
-
故里溪头松柏双,来时尽日倚松窗。杜陵隋苑已绝国,秋晚南游更渡江。
-
鄂州南楼书事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题解鄂州,唐宋时期的鄂州辖今湖北省武汉、鄂城、黄石、
-
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礼。|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礼。》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扶风太守陈某为登高眺远建筑了一座土台,并请苏轼为他写了这篇记文。文中在记叙土台修建的经过时,联系到古往今来的废兴成毁的历史,感叹人事万物的变化无常,指出不能稍有所得就“夸世而自足”,而应该去探求真正可以永久依靠的东西。
-
战国·屈原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