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醴陵士人》原文与赏析
醴陵士人
宰相巍巍坐庙堂, 说着经量,便要经量。那个臣僚上一章?头说经量, 尾说经量。 轻狂太守在吾邦, 闻说经量, 星夜经量。山东河北久抛荒,好去经量,胡不经量?
这首词见于花草粹编卷七,古杭杂记、钱唐遗事(卷四)、尧山堂外纪(卷六十二)以及西湖游览志余)(卷五)都录存该词。花草粹编题作咸淳甲子又复经量湖南,作者署“醴陵士人”。咸淳甲子,即景定五年(1264)。
贾似道立推排打量之法,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实是“白没民产”。当时就有人写诗说:“三分天下二分亡,犹把山川寸寸量。纵使一丘添一亩,也应不似旧封疆。”这是说南宋苟安,半壁江山拱手让人,现在到处丈量土地,而对沦陷的土地倒不可惜。又有沁园春词说:“道过江南,泥墙粉壁,右具在前。述何州何县,何乡何里,住何人地,佃何人田。气象萧条,生灵憔悴,经界从来未必然。唯何甚,为官为己,不把人怜。思量几许山川,况土地分张又百年。西蜀巉岩,云迷鸟道,两淮清野,日惊狼烟。宰相弄权,奸人罔上,谁念干戈未息肩。掌大地,何须经理,万取千焉。”也是指出贾似道之流不思收复失地,而一心搜括地皮。经量官到处都是, 番阳人写诗讽之:“大成殿下水漫漫,堂上尽是经量官。孔子回头顾孟子,是尔说出许多般?”人民群众对贾似道的苛政虐民, 嬉笑怒骂皆成佳作。
醴陵士人的这首一剪梅写得比较怪,全词十二句,就有八句以“经量”收束。这和他表现同一主题的另一首诗就不同:“失淮失蜀失荆襄,却把江南寸寸量。一寸纵教添一丈,也应不是旧封疆。”这和“纵使一丘添一亩,也应不似旧封疆”如出一辙。一剪梅则写出了宰相、臣僚、太守三种人物,人木三分地勾划出他们一伙贪婪的嘴脸。“宰相巍巍坐庙堂。说着经量,便要经量。”“巍巍”,高大的样子,暗示其仗势恃权,不可一世,“说着”、“便要”,令出如山,不可移易;言出即行,急不可耐。这就把个弄权残民的宰相活现了出来。那班臣僚迎逢奸相之意,追随唯恐不及,赶忙上章应和,头说经量,尾说经量, 口口声声说经量,句句字字讨欢心。轻狂太守“闻说”经量,也就“星夜”经量,闻风而动, 日夜兼赶。宰相、臣僚、太守串通一气,上下呼应。词的收拍猛加抨击: 山东河北为异族侵占,人民失所,土地荒废,那里“好去经量”,为什么不去经量?这就有力地揭露了这伙官僚对外屈辱求安,对内贪得无厌,见了敌人是羊,遇了人民则是狼。
词中反复出现“经量”,文字流转如泥丸下坂,又把要抨击的对象突于显眼地位,增强了词的战斗力。这首词在宋词中不多见,唯其怪异,在当时更显得锋芒犀利,对后世也颇多教育和启发。 (徐应佩)
-
交友之道·深情厚谊·范式“千里赴约” 东汉时期范式“恪守信用,千里赴约”的故事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汝南郡的张劭与山阳郡的范式同在京城洛阳读书,窗友相知,情深谊长。学业很快就要结束了,分手时二人
-
青岛与山大北中国的景物是由大漠的风与黄河的水得到色彩与情调:荒、燥、寒、旷、灰黄。在这以尘沙为雾,以风暴为潮的北国里,青岛是颗绿珠
-
马厌谷兮,士不厌糠籺;土被文绣兮,士无短褐。彼其得志兮,不我虞;一朝失志兮,其何如。已焉哉,嗟嗟乎鄙夫。
-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出处】唐李白《菩萨蛮》 【意思】暝色: 夜色。句意: 夜色进入高楼,有人在楼上忧愁。 【鉴赏】苍茫灰暗的暮色已经进入了高楼,有人正在楼上愁苦思虑。这首词可当做是一个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
名言: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 注释: 卑鄙: 低微而鄙俗。系诸葛亮自谦之词。猥自枉屈: 降低、委屈自己的身份。顾: 看望。谘: 问。 句意: 先帝刘备不因我的低
-
兰州有泉。不仅有,且集中,五眼泉成弧型分布在同一座山上。泉不大,名不小,能与汉朝一位叱咤风云的少年将军有渊源,能将一座山以泉的名义
-
送客归来灯火荆西楼淡月凉生晕。明日潮来无定准。潮来稳。舟横渡口重城近。江水似知孤客恨。南风为解佳人愠。莫学时流轻久困。频寄问。钱塘江上须忠信。
-
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蓠。山人不照镜,稚子道相宜。
-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中元节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中元观法事步虚 殷尧藩(约827左右) 兀都开秘籙,白石礼先生。 上界秋光净,中元夜气清。 星辰朝帝处,鸶鹤步虚声。 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扫坛天地肃,投简鬼神惊。
-
微霜知岁晏。斧柯始青青。况乃金天夕。浩露沾群英。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云海方荡□●【左三点水右谲去言字旁】。孤鳞安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