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伯》情诗三百首赏析
巷伯
作者: 张新科 【本书体例】
【原文】:
萋兮斐兮(1),成是贝锦(2)。彼谮人者,亦已大甚!
哆兮侈兮(3),成是南箕(4)。彼谮人者,谁适与谋?
缉缉翩翩(5),谋欲谮人。慎尔言也,谓尔不信。
捷捷幡幡(6),谋欲谮言。岂不尔受,既其女迁(7)。
骄人好好(8),劳人草草(9)。苍天苍天!视彼骄人,矜此劳人!。
彼谮人者,谁适与谋?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10)。有北不受,投畀有昊(11)。杨园之道,猗于亩丘(12)。寺人孟子(13),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鉴赏】:
这是一首因遭谗致罪而发泄怨愤之情的诗篇,作者是西周王朝的寺人孟子。毛诗序说:“寺人伤于谗,故作是诗也。”其说可从。
此诗前四章重在刻画谗人者的形象。一、二两章劈头来两个比喻:正象那一丝半缕可以织成漂亮的贝锦一样,谗人者东拼西凑罗织别人的罪名;正象那南箕星张着大口一样,谗人者整天张着大口陷害好人。方玉润说:“凡谮人者不外文致、簸扬两端,首二章已将小人伎俩从喻意一面写足,以下便不费乎。”(诗经原始)作者感情激愤,因此一开笔就入木三分地勾画出谗人者的丑恶嘴脸,并且义正辞严地斥责谗巧小人,你们这样做,实在太过分了。
如果说前两章是从喻意入手,那么,三、四两章就是正面揭露了。谗人者整天交头接耳,制造谣言,陷害好人。作者连用“缉缉翩翩”、“捷捷幡幡”四对迭词,把谗人者的形象勾勒了出来。他们时而窃窃私语,无中生有,罗织罪名;时而花言巧语,造谣中伤,迷惑众人。作者无辜遭谮受刑之时,正是谮人者得意忘形之日。也正是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作者看清了谮人者的面目,并大声警告他们:赶紧悬崖勒马,停止这种恶劣的行径。否则,人们不会相信你们的,你们也会玩火自焚!语句中显示出一种凛凛正气。
第五章为全篇枢纽。作者把谮人与受谗于人两面双题,总上启下。“骄人好好,劳人草草”,一组对比,揭示出社会的黑暗无道。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作者只好呼叫苍天,希望苍天明察骄人之罪,怜悯无辜之人。这里的“苍天”,实乃是最高统治者的代称。
第六章是全诗的高潮。作者满腔怨恨,犹如火山爆发,喷涌而出:“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由于对谮人者深恶痛绝,因此,“欲其死之之甚”(朱熹诗集传),就设想把谗人扔给吃人的豺虎,以解心头之恨;可是豺虎厌恶而不食,又设想把谗人扔到那荒无人烟的北极去;可是北极嫌弃他,也不接受,最后只好扔给老天爷任其发落。作者用顶真的修辞方法,突出强调“不食”、“不受”,以表明“谗谮之人,物所共恶”(诗集传),也表明自己与谮人誓不两立,不共戴天。这一章语言犀利,喷射着愤怒的火焰,如姚际恒所说:“刺谗者诗无如此之快利,畅所欲言”(诗经通论),体现出作者的战斗精神和正义之感。
最后一章,用“杨园之道,猗于亩丘”起兴,说明贱者之言或许有补于君子。“凡百君子,敬而听之”,提醒君子们警惕那些专搞阴谋的谮人,并公开以自己的名义与谗人者针锋相对。谮人者只能在暗地里玩弄花招,陷害好人,而作者则光明正大,毫无畏惧。两相对照,更显出作者的耿直、磊落。
此诗是发愤之作。作者综合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刻画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谮人者,一个是作者寺人孟子(抒情主人公)。谮人者是邪恶势力的代表,是作者严厉斥责、无情鞭挞的对象。从谗人者身上,人们可以看出剥削阶级的丑恶本质,作者对谗人者的批判,实际上是对剥削阶级的控诉。寺人孟子是正义的代表,他耿直、勇敢,疾恶如仇。虽然在肉体上是受害者、残废者,但在精神上却是胜利者、是完人。孔子说:“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礼记·缁衣),实乃是对寺人孟子战斗精神的肯定。班固在司马迁传中把司马迁与之相比,虽然结论有所偏失,但确是看到了两人在遭遇、精神方面的相同之处。“未有腐迁,先有巷伯,古今人可同声一哭也。”(方玉润诗经原始)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
(节自 《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 “君有病在腠理 ① ,不治将深。” 桓侯曰: “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 “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 后五日,扁鹊复见
-
上片自写心境,构画出一个浪迹江湖的奇士形象,目的是写他豪放不羁的生活和心中的不平。首二句就奠定了全词格调。“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皆以古人自比。钓鳌种瓜,本属隐居人的事,而皆有出典。 从“重来吴会”两句看出作者是重游故地:“三伏
-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① 。(《老子·四》) 【注释】 ①冲:古时作“盅”;《说文》解“盅,器虚也”。 【译文】 “道”是虚空的,但它的作用却没有穷
-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出处】唐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 【意思1】当年的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 漠,就再也没有回来。最后身死异乡,只留下一座长满青草的坟墓,笼罩
-
因我疏慵休罢早,遣君安乐岁时多。世间老苦人何限,不放君闲奈我何。
-
归来未及问生涯,先问江南物在耶。引手摩挲青石笋,回头点检白莲花。苏州舫故龙头暗,王尹桥倾雁齿斜。别有夜深惆怅事,月明双鹤在裴家。
-
王国维《人间词话·词失之肤浅》经典解读 词失之肤浅 梅溪、梦窗、玉田、草窗、西麓诸家,词虽不同,然同失之肤浅。虽时代使然,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
无题 有一个大襟上挂一支自来水笔的记者,来约我做文章,为敷衍他起见,我于是乎要做文章了。首先想题目…… 这时是夜间,因为比较的
-
送君应典鹔鹴裘,凭仗千钟洗别愁。脱帽风流余长史,(君喜草书而不工,故以此为戏。)埋轮家世本留侯。(张纲,子房七世孙也,犍为武阳人。墓在今彭山,君岂其后耶?)子河骏马方争出,(麟府马,出子河汊。)昭义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