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文山卷后·谢翱》原文与赏析
谢翱
魂飞万里程, 天地隔幽明。
死不从公死, 生如无此生。
丹心浑未化, 碧血已先成。
无处堪挥泪, 吾今变姓名。
这是作者题写在文天祥诗卷后面的一首诗。作者以悲壮的笔调,抒发对文天祥崇敬与悼念之情,表露自己的民族气节与爱国激情。
首联写文天祥遇害后对他的哀悼。当文天祥将被屠戮的消息传来时,诗人万箭穿心,魂恨不得立即从南方飞向万里外的大都,去与英雄话别。可是一切都晚了,英雄已献身,天地之间,幽明阻隔,诗人怅惘无极。颔联写英雄之死给自己带来的心灵创伤。“死不从公死,生如无此生。”文天祥是诗人的上级和战友,他们曾经为保卫祖国的崇高理想而并肩战斗。现在文天祥死了,作者哭诉:我没有跟随您一起去死,十分愧怍,非常难过!因此,我虽还活着却毫无情趣,象死了一样。作者强调了生与死的价值,发挥了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理想(见报任安书),从而歌赞文天祥为国赴义的永恒价值。颈联“丹心浑未化,碧血已先成”,赞颂文天祥对民族的忠贞。文天祥被关押在大都牢狱中整整三年,元朝多次劝降,都严辞拒绝;遇难日晨“欣然曰:‘吾事了矣。’及行,颜色不少变。至刑所,问左右孰南向,于是南向再拜曰:‘臣报国至此矣。’遂受刑。”(文天祥全集·附纪年录)他对祖国的一片忠心至死不变。第二行说英雄虽然牺牲,但精灵很快化为碧玉,纯洁无瑕,坚贞无比,它将流芳百世,永垂千古。尾联“无处堪挥泪,吾今变姓名。”表示自己一定继承并发扬文天祥的爱国节概。作者沉痛地说,全部国土都被蒙古贵族霸占,没有一块地方可以自由挥泪缅怀英雄了。据西台恸哭记,当谢翱等人登台祭奠时,曾有元兵巡船从台下逡巡。作者悲愤地说:从现在起,我只好改名换姓,隐居深山,不踏大元秽土了。
明代焦竑在澹园集·雅娱阁集序中说:“诗非他,人之性灵所寄也。苟其感不至,则情不深,情不深则无以惊心而动魄,垂世而行远。”以此权衡本诗,作者当之无愧。谢翱与文天祥曾是生死与共的战友,但此诗不仅仅是抒发他俩个人的情谊,而且抒发对伟大民族英雄的景仰之情,这就是列宁讲的“大的感情”,跟国家、人民前途休戚相关的感情。感慨深,情意浓,眼光远,典式后世。此外,本诗章法灵活,构思精巧,符合“诗必须有跳动”的艺术要求。 (顾 启)
-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
-
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作品赏析此诗是《辋川集》里的第一首。辋川在今陕西蓝田西南,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孟城坳即孟城口,就在辋川风景区内。这首小诗写得精练含蓄,耐人寻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六年级下册110首古诗词,内容包括六年级下册古诗词10首,六年级下册语文书书后的10首古诗,六年级下学期古诗10首。明日歌 清(钱鹤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心力交瘁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不知所措心力交瘁,求安慰诗词,形容心累很无奈的诗词,描写“心力交瘁”的经典句子。
-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
-
【注释】 选自《孙子兵法·计篇》。 庙算:出征之前的战略筹划。 【赏析】 “庙算”是孙子提出的重要的战略思想之一。“庙”指祖庙,后来用以指朝廷。“算”指胜利的条件、取胜的把握。所谓“庙算”者,就是军队
-
佳人失手镜初分,何日团圆再会君?今朝万里秋风起,山北山南一片云。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赞扬人民公仆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人民公仆的诗句,称赞人民公仆会说(),赞美辛勤园丁会说(),表明报国志向说(),赞美公务员的句子。1.高山的本色在雄峻,大海的本色在浩瀚,天空的本色在辽阔,生命的本色在进取。人民公仆的本色是什么呢?是为民、为公、务实、清廉。2.人民公
-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① 。越明年 ② ,政通人和,百废具 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③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 记之 ④ 。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
-
名言: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注释: 愤: 心求通而未得的样子。悱(fei): 口欲言而不能的样子。隅(yu):角落。 句意: 不到学生苦苦思索而又想不通的时候, 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