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范仲淹《岳阳楼记》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范仲淹《岳阳楼记》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 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 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 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 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 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 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 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 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 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 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11),则忧其君。是进亦 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欤! 噫!微斯人(12),吾谁与归(13)?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注释】①滕子京:名宗谅,字 子京,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和范 仲淹是同年进士,因被人诬陷,贬官 至岳州。谪:古时京官受处分降职出 任外官或犯罪流放。②越:及,到。 明年:第二年。③旧制:原来的规模。 ④属:同“嘱”,嘱咐,委托。⑤汤 (shāng)汤:水流急、水势大的样子。 ⑥迁客:被贬谪的官员。骚人:屈原 作离骚,后人即称诗人为骚人。 ⑦去国:离开京城。⑧芷:香草名。 汀:水中或水边的平地。⑨物:外物, 这里指环境遭遇。⑩庙堂:宗庙和殿 堂,指朝廷。(11)江湖:民间。(12)微:没 有。(13)归:归依。

【鉴赏】岳阳楼在今湖南岳 阳西,下临洞庭湖,是著名的风景 名胜,始建于唐朝,北宋年间由巴陵郡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记作于庆 历六年(1046),是范仲淹应滕子京之邀而为岳阳楼作的记。当时范仲淹 因“庆历新政”失败,被贬谪,居远州。此文将写景与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 起,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楼记 发此大议,可谓小中见大之文。”(清李扶九原编、黄仁黼重订古文笔法 百篇卷七)

本文仅368字,共分五段。第一段,说明作记的缘由,着重写滕子京 在谪守期间的政绩。第一句中的“谪”字是全文的关键。“政通人和,百 废具兴”,赞美了滕子京,也为下文阐发主旨设下伏笔。第二段,不对岳阳 楼本身作具体描写,而是由岳阳楼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迁 客”远承“谪”字,又引出览物的不同感受。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第四 段,写览物而喜者。两段采取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 照,情随景生,情景交融,有诗一般的意境。这两段描写引出了最后一段, 点出了文章的主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否定、超越了前两段所写的 两种览物之情,从而表现出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以天下的忧乐而忧乐。 清唐德宜古文翼卷八评论道:“撇过岳阳之景,专写览物之情,引起忧 乐二意,又从忧乐写出绝大本领。从来名公作记,未有若此篇之正大堂皇 者,可想见文公一生节概。”

岳阳楼记的著名,主要在于思想境界的崇高。与范仲淹同时代的 文学家欧阳修为他撰写碑文,说范仲淹从小就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 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岳阳楼记末尾所说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孟子 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已成为传统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 条。但范仲淹进一步提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 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古往今来,人们阅读此文,无 不为作者的高尚人格而感慨万千,激励鼓舞! 后两句话所体现出那种吃 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今天仍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文章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几部分,事、景、情、论紧密结合,记事简 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确,言少意丰。还运用对比的方法,加强 了作品的感染力。而且,骈散结合,富有韵味和诗意。是一篇古今传诵的 名文。

汪平秀
汤克勤 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274-276页.
猜你喜欢
  • 街道古诗词朗诵会简讯(班上要举行一次咏雪古诗词的朗诵会)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街道古诗词朗诵会简讯,内容包括班上要举行一次咏雪古诗词的朗诵会请你替主持人写好本次活动的开,古诗朗诵会作文50字,初一口语交际古诗词古诗朗诵会。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古诗词是华夏文明的象征、是连绵千里不断的烽垛、是璀璨的中华文明的瑰宝、是历史的丰碑。在这千山竞秀、草长莺飞的季

  • 宋词《阮郎归(绿槐高柳咽新蝉)》原文、注释和点评 -全宋词

    初夏 ①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② 。碧纱窗下水沈烟 ③ ,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④ 。玉盆纤手弄清泉 ⑤ ,琼珠碎却圆 ⑥ 。 【注释】 ①此词明朝的李攀龙《草堂诗余隽》卷

  • 古代诗文名篇之白行简传奇《李娃传》原文、鉴赏和解读

    白行简传奇《李娃传》 汧国夫人李娃,长安之倡女也。节行瑰奇,有足称者,故监察御史白行简为传述。 天宝中,有常州刺史荥阳公者,略其名氏,不书。时望甚崇,家徒甚殷。知命之年,有一子,始弱冠矣;隽朗有词藻,

  • 典故“董生下帷”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 《史记儒林列传董仲舒传》: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 《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园舍,其精如此。 《汉书董仲舒传》亦载。 释义用法 汉代

  • 王昌龄《途中作》全诗赏析

    游人愁岁晏,早起遵王畿。坠叶吹未晓,疏林月微微。惊禽栖不定,寒兽相因依。叹此霜露下,复闻鸿雁飞。渺然江南意,惜与中途违。羁旅悲壮发,别离念征衣。永图岂劳止,明节期所归。宁厌楚山曲,无人长掩扉。

  • 百喻经全集《为二妇故丧其两目喻》译文赏析

    为二妇故丧其两目喻 【原文】 昔有一人,聘取二妇。若近其一,为一所嗔。不能裁断[1],便在二妇中间,正身仰卧。值天大雨,屋舍淋漏

  •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韩愈》原文与赏析

    韩愈纤云四卷天无河, 清风吹空月舒波。沙平水息声影绝, 一杯相属君当歌。君歌声酸辞

  • 李翱《题峡山寺》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李翱:题峡山寺 李翱翱为儿童时,闻山游者说峡山寺,难为俦远地,尝以为无因能来。及兹获游,周历五峰,然后知峡山之名,有以然也。于灵鹫

  • 古诗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注释|赏析

    《孟子》 梁惠王曰 ② :“寡人之于国也 ③ ,尽心焉耳矣 ④ 。河内凶 ⑤ ,则移其民于河东 ⑥ ,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⑦ 。察邻国之政 ⑧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 ⑨ ,寡人之民

  • 岑参《过燕支寄杜位》全诗赏析

    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