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题 解】
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延州知府抵抗西夏,守边四年。到任延州之后,范仲淹精选将卒,招抚流亡,联络少数民族,使西夏深为畏忌,因此稳定了战局。在这样严整真实的军营生活的基础上,诗人写出了这篇绝妙的好词。词的上阕极力表现了边塞秋季风光的特异,下阕集中抒发了守边将士的情怀。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本词通过对边塞秋季风光的奇特描写,表现了戍边将士对酒思乡、闻笛落泪的心境以及壮志未酬、渴望建功立业的报国情怀。
词的上阕写傍晚时分边塞苍凉、壮阔的景象。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了地理位置和季节,同时一个“异”字突出了边塞与中原的不同,总领下列各句的风景特点。“衡阳雁去无留意”以雁去衡阳对边塞毫无留恋突出边塞的萧瑟荒凉,然后再以边声与军中号角相伴而生从听觉方面来渲染悲凉的气氛。“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困守在山峰之间的士兵们,面对夕阳西下,看着炊烟从孤零零的城堡中冉冉升起,从视觉上描写了边塞的孤寂。下阕很自然地由写景过渡到抒写守边将士们的情怀。“浊酒一杯家万里”,将士们常年戍守边关,只能借酒来排遣思乡之情。然而作者并未沉溺于这种低沉的感情中,一句“燕然未勒归无计”表明了自己和将士们早日驱逐西夏、报国立功的愿望。既然无计归家,闲来也只能用悠悠羌笛寄托对故乡亲人的怀念。最后两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集中写出将士们在漫漫长夜中无法入睡的情态。
全词讲究内容和形式的浑然一体:时间上,从白天写到黄昏、深夜;对象上,由景物深入到人的精神境界,悲壮而不悲观,沉雄而不消沉,字里行间含有一股慷慨昂扬的情调,读来使人感奋。
全词格调慷慨悲凉,意境开阔,首开了慷慨悲壮的边塞词风,开拓了词的新境界。
-
乐府(二首) 作者: 许棐
-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作品赏析【注解】:1、云屏:以云母饰制的屏风。2、凤城:京城。3、衾:被子。【韵译】:云母屏风后,锁着无限娇媚的人儿;京城寒冬已尽,我
-
晚凉思饮两三杯,召得江头酒客来。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
隆冬,万物萧瑟,一片宁静。窗外,漫天阴霾,朔风劲吹,寒气袭人。我在密不透风的房间里呆久了,想到外面去透透气、散散心,让自己焦躁紧张
-
《太白阴经》是一部古代兵书。唐李筌撰。全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又作《阴符太白阴经》、《太白阴符》。“太白”即金星,传说太白星主杀伐,喻为兵戎;“阴”也有类似含义。成书于玄宗时期。书前有唐肃宗乾元二年
-
这篇文章妙在气势纵横,议论深刻,却轻描淡写,自然清畅,完全是作者性情的流露。可谓是一篇情理兼备,文采斐然的小品文。
-
作者: 杨吉哲
-
红石采风一个小时的车程到达红石的时候,夜色正浓。仰望天空却是满天的星斗亮晶晶,对着你眨着亮闪闪的大眼睛,似乎伸手就可摘下一颗星星当
-
唐宋词之史达祖《东风第一枝咏春雪》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东风第一枝 咏春雪》 巧沁兰心,偷粘草甲,东风欲障新暖。 ① 谩疑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 ② 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 ③ 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
-
作者: 陆机 【原文】:昔每闻长老追计平生同时亲友,